重磅!西安多所学校改名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确定铁一中教资团队将撤出

   日期:2022-03-31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无言    浏览:692    

在国家规范“公参民”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背景下,近日西安多所学校更名的消息陆续传来,“公参民”学校改制工作正在加速进行中。日前西安市教育局再次公开表示【公参民】学校治理工作计划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

届时部分民办将按政策转为公办学校,并于2022年9月享受公办学校学费减免,西安现在已经有19所民办院校开始更名,而这次民办院校的大规模更名也预示着未来名校和房子不在挂钩,买房千万不要被误导带学区带学校!

一、4类“公参民”学校转公办

今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提出,“公参民”学校具有以下四种情形的,转为公办学校:

一是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者公办学校与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应转为公办学校。

二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可以转为公办学校。

三是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为公办学校,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

四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不符合“六独立”(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要求且难以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近日,有网友在留言板询问关于西安市民办小学转公办的相关政策,西安教育局给出明确回复:

1、西安市“公参民”学校治理工作计划于2022年底前完成,部分学校将按政策转为公办学校,另一部分学校将在完成治理后,继续民办。

2、目前西安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实施方案正在审议中,尚未印发。

3、转公办的民办学校学生将于2022年9月开始享受公办学校学费减免。具体以各区县、开发区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一校一策”方案为准。

二、交大、铁一中等多所名校“分校”改名

西安铁一中分校更名为:扶轮中学;

西工大附中分校更名为:翱翔中学;

西工大附小融侨分校也即将改名;

西安逸翠园学校将改为公办学校;

西安高新国际更名为:高新实验小学。

西安市最先改名的是以五大名校为主衍生出的一系列“公参民”学校。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更名为西安航天菁英学校,教学性质维持民办。

西安教育_西安教育学院院长_西安国学慧性教育

除此以外,目前已经批复的有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该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安滨河学校,且从灞桥区教育局了解得知,确定铁一中教资团队将撤出!但学校性质未变,维持民办。陕西师范大学嘉园小学更名为高陵嘉园小学,西安国定双语学校更名为高陵国定小学。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南校区更名为雁南小学,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更名为西安雁南中学,目前已挂牌。

除此之外,有消息称西安铁一中分校,西工大附中分校也已开始更名。西安铁一中分校更名为:扶轮中学;西工大附中分校(初中部)更名为:翱翔中学;西工大附小融侨分校也即将改名,西安逸翠园学校将改为公办学校。

三、各区学校改制工作安排

“公参民”学校改革治理在西安已经全面拉开帷幕,目前各区域的转制工作都在有序进行,安排如下:

曲江:交大附小金辉分校更名工作正在申请,交大资源确定全部撤出。西安曲江康桥学校、西安曲江德宏学校为“六独立”民办学校。

新城:辖区西安黄河实验小学、西安建大华清小学、西安康桥紫薇东进小学等三所民办学校将继续维持民办。在2022年4月前完成有关“公参民”性质学校的转制工作。

长安:长安区民办学校数量较多,教育局基教科已经拟定转制的基本名单,近一两个月内由区政府确定,待名单确定后会对外公布,明年秋季这些学校招生政策也会变化。

经开:西安博爱国际学校拟去掉“国际”两字,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名称中包含有大学校名,新的名字将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段中小学命名规范要求进行。西安博爱国际学校、西安市未央区经新小学、西安市未央区朱宏路小天鹅小学这三所学校将继维持民办。

浐灞: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陕西师范大学御锦城小学、西安交大阳光海蓝城小学、西工大附小龙湖分校,计划2022年12月完成更名。

航天: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富力城黄河国际小学确定改名,辖区两所民办学校非“公参民”性质,将继续维持民办。明年秋季开学,会按照新校名招生。

港务区:西安西港花园学校为“六独立”民办学校,教育卫健局将继续监督其规范办学。

西咸新区:所有转制工作会在明年4月份完成,确保明年秋季开学前按照新的机制招生。

高陵:西安高新径河小学、西安市高陵区兴国小学继续为民办学校。

四、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不同于其他省份“公强民弱”,多年来西安在教育领域一直都是“民强公弱”的局面,五大名校头号过响,长此以往,便诞生了一批利用公办资源办学,在成本和师资力量方面占优势,却和普通民办学校一样收费的“假公办”学校,“公参民”的整治就是为了给这些院校“脱帽”。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今年关于教育方面有不少大动作,“双减”政策的落地,校外教培机构一刀切,包括“公参民”学校的整治,其初衷都是为了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平等化、均衡化供给,这也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趋势。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此次整改真的是有人爱有人恨。对于那些家庭相对富裕的,相对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有能力让孩子尽可能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工薪阶层的家长则更愿意名校回归公办,让孩子有机会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且减少了教育成本。

后续“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之后,如何划分学区这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这些学校大多为区域内较优质的学校,如果按以往的公办采取划学区、就近免试入学的录取方式,势必将加重学区房的炒作。

也有很多西安的教育工作者建议,可以采取多校划片和校长教师轮岗的方式等。但整体向好的大方针不会变,究竟如何执行,一起等待官方消息吧!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