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教育局发布《西安市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要求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
西安市第三十中学自2024年2月,就开始积极探索“4+1”特色体育课程试点工作,通过增加体育课时,丰富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增强学生体育兴趣。学校在初中段实施“4+1”特色体育课程模式,即初中各班每周开设4节体育常规课和1节特色专项体育大课。体育常规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规律,注重基础体能训练与达标测试训练相结合,特色专项体育大课由学校4位体育教师进行分项目教学,包含篮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四个运动项目。每周固定1个小时时间,初中全体学生按项目分组轮流参与四个项目的训练与比赛。通过多元化的特色课程设置,让每位学生可以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广泛的体育运动兴趣。
扎实落实课程目标,注重体育教学成效。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学校组织体育教师集中备课、集体研讨等,扎实落实体育课程目标,保证体育课教学成效。
立足体育教学现实,总结探索再创新。学校探索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优化和完善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分析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注重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关注学生体育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非技能因素。加强与社区、体育俱乐部等合作,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形成“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优势功能。学校“4+1”特色体育课程试点工作,得到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学生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训练。经过一年试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显示,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等指标均有显著提升,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初2024届学生中考体育成绩A率提升了8个百分点。由初中学生组成的校棒垒球队,在2024年西安市中学生棒垒球锦标赛中,分别荣获垒球第一名和棒球第二名的好成绩。初2022级学生曹智雯在2024年中国中学生攀岩锦标赛中取得了初中乙组难度赛第三名,在2024年陕西省首届学生攀岩比赛中获初中女子组速度、难度两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