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近日,2025北京新中考政策确定,引发家长热议。从2025年开始,北京中考取消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改为考核科目,不计入中考成绩。
南京何去何从?
25年北京中考改革变化
1. 此次改革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考查、考核三类。
其中考试类科目计入中考成绩,计分科目从原来的10门科目精简至6门,成绩以分数呈现,用于毕业和升学。
◎ 考试科目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与健康;
◎ 考查科目包括: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
◎ 考核科目包括:信息科技、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2. 从2025年中考开始,小四科将不再计入中考分数,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考查科目成绩用于毕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
3. 考试科目各科分值:
4. 道德与法治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考试。
5. 包括信息科技、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用于毕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
总结起来就是:①计分科目更精简②考试科目与总分调整③考试方式进一步优化④成绩呈现新形式。
北京中考改革,怎么看?
1. 科目减少,难度增加
对语数外好的孩子来说,无论取不取消都没啥影响,尤其取消后主科目更要提升区分度,总不能每个科目人人满分吧?难度区分一上来,语数外好的孩子更能拉开差距。
取消小四门,不是不学了,也不是不考了!而是改成了考查的方式,通过等级形式呈现,用来毕业、升学参考使用。
2. 所以不要以为不计分了,就彻底放下了!
历史,依然是培养辩证思维的关键;化学,高考很多专业都要求物化捆绑;生物,高考最热门组合物化生;地理,同样涉及到高中选科与未来高考和就业的方向选择。
3. 取消小四门,看似是普天同庆的事,实际竞争压力会更大!
取消了小四门,并且总分变少,就意味着每一分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区分度会越来越明显!
以前可能十几二十分才能看出差距,在改革后,也许一两分就能划定出一个等级段来!仅丢一分就错失心仪学校的例子会更多!
另外从高考角度看中考,10科变6科后,竞争依然激烈。中考减负,初高衔接的压力陡升,而那些提前准备小四门的学生,在文理分科时会有更大的优势积累。
南京会跟进嘛?
刚开始看到北京中考改革政策时,我想这一套没有谁比江苏人熟悉了啊,当年江苏高考不也是这样的嘛。
可能有的家长不知道,2008-2019年江苏高考就是“3+2”,只看语数外三门的分数,而两门选课只看A/B/C/D,没想到过了几年又转回来了。
对于这件事,南京家长讨论的也很激烈——
高中这些不还是主科嘛?特别是选理科的,物化生是主打。
你得读懂大减法和小减法,减是全体都减了,加可能是只有会规划的去加,后面对有些家庭来说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卷特长了。为了跻身热校,头部只会更卷。
考核的变少了,那怎么分流呢?肯定会在现有科目上提高难度,不会轻松的。
如果南京也取消小四门,家长该如何应对?
首先,小四门取消表面上看似是轻松了,但中考始终是筛选,那用来拉开分数差距的就集中在主科上了,难度必然会加大,竞争更严峻了。
现在“丢下”的小四门,到了高中还是要捡起来。毕竟在南京,也是不缺高分段的娃!
其次,政策明确说了不要只会做题和死记硬背的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运用这些知识,还要关注素质培养。
也就预示着我们未来的评价方式将会越来越多样。让大家不要单一看分数卷成绩,而是要留出时间去提高综合素质,越是面向未来的孩子,需要的就不再是狭隘的专业学习,综合素质的考量已是趋势,以后可能“不会开车的裁缝不是个好厨子”不再是个段子。
现在初中该怎么学?
(1)化学和生物不能落下,作为高考比较热门的选项,并且化学还有一定承接性。这或许也是南京化学依旧计分制的原因。
(2)历史重要的是思辨能力,可以为语文做垫脚石。
(3)英语绝对是一个靠努力能够提分的学科,可以使劲冲,而数学和物理真ji也ji不出来。
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今年全市扩招3777人,普高扩招2480人。普高率上升2.5%。人口减少,才是中高考压力最大的缓冲剂。
面对政策的变化,保持好自己的节奏,要有主心骨。
来源:金陵家长帮
往期精彩
1
284名国人参赛的全球盛事,却无人在意
2
《黑神话:悟空》带火下的山西
3
中小学新学期校历来了!又要放假了
4
南京热门初中最新班级数曝光
5
贵州“野人漂流”:来这团建,实则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