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改革史:2025改革下的众生相
一、北京中考改革史
(一)老版中考
(1)满分:580分
(2)各科成绩
语文、数学、外语各120分
物理100分
化学80分
体育40分(自2010年起加入过程性考核10分,此前体育30分)
(二)2018版中考
(1)满分:580分
(2)执行时间:2018-2020共三届(2016年5月发布,即给了2018年参加中考的孩子两年的提前量)
(3)各科成绩
语文、数学、外语各100分(外语含听力+口语40分)
体育40分(含过程性考核10分)
选考(5选3)
物理、生物(化学)各100分,选1门或2门
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各100分,选1门或2门
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均含10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
(4)政策文件:《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京教计〔2016〕15号)
(三)2021版中考
(1)总分:660分
(2)执行时间:2021-2023共三届(政策于2018年年7月发布,给了2021年中考的学生三年的提前量)
(3)科目:考10门,8科计入中考成绩
必考:
语文、数学、外语各100分(外语含听力+口语40分)
物理80分
道德与法治80分(原思想品德)
体育与健康40分(含过程性考核10分)
必考,但4选2择优计入总分:
历史、地理各80分,成绩择优2选1
化学、生物各80分,成绩择优2选1
物理、化学、生物、道法、历史、地理均含10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绩。
(4)政策文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教基二〔2018〕16号)
(四)2024版中考
(1)总分:670分
(2)执行时间:仅2024年一届(政策延续了2021版的文化课考试政策,但在2021年12月发布了新的体育考试政策,因体育是2022年10月考试,所以给了7个月的提前量)
(3)科目:
文化课同2021版中考。
体育变更为初二上学期体测10分,初二下学期体育知识测试10分,中考体育现场考试30分,其此现场考试可以选择的项目对比往年之前有较大调整。
截止本文发表时间(23年9月27日)2024届中考体育现场考试的评分细则仍未发布,此时距体育现场中考还有8个月。
(4)政策文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教基二〔2018〕16号)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的通知》(京教体艺〔2021〕31号)
(五)2025版中考
(1)总分:530分(这是最高执行成绩,这个和体育记入中考成绩有关)
(2)执行时间:2025年开始执行(政策于2023年9月底发布,对于中考而言提前2年,对于初二合格考而言提前9个月)
(3)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各100分(外语含听力+口语40分)
物理80分(笔试70分,实验操作10分)
道德与法治80分(笔试70分,综合素质评价10分,开卷)
体育与健康70分(含过程性考核40分,该分数每年可能不同需根据体育健康评价方案确定)
小四科(史地生化)合格考。
(4)政策文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教计〔2023〕44号)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的通知》(京教体艺〔2021〕31号)
二、双减、疫情与中考改革
(一)双减对中考改革的影响
2021年7月24日,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大幕拉开。
在双减之下,北京市2018版中考已经实施三年,且2021版中考已经实施1年,从提前两三年发布新中考政策的角度看,北京市2021年应发布2024版中考政策了,坊间也流传出了新一版的中考改革的内容,但因为各种原因,改革方案并没有发布。
2021年12月,北京市发布了体育考核方案,且马上实施,因此2024届9个月之后,也就是2022年10月就开始进行了初二上学期的中考体测。从客观上来讲,2024届中考生在双减之下反而增负了,增加了初二体测的考核。
2023年9月,北京市发布2025版中考政策,该政策减少了记入中考成绩的文化课科目,且道法开卷考试,体育则延续了2021年12月发布的政策。
从2021年7月发布双减政策以来,2024届中考生(2021年入学)增负体育,但2025届(2022年入学)实现了文化课的全面减负。
(二)疫情对中考改革的影响
2020年爆发全国性新冠疫情,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这时,还需要准备中考,所以,对于2022届中考生,参加即满分,改为了合格考,大大减轻了当年中考考生的负担及疫情可能的影响。
2022年10月,疫情期间,2024届考生参加初二体育测试,实施了考试并记分。
2023年初,疫情基本结束。
2023年5月,2023届中考生的体育中考改为合格考,参加即满分。
2024年5与,2024年的体育中考暂未开启,可能什么情况不明,只是其评分标准仍未发布。
疫情期间,北京市中考采用降低难度、现场考试改为合格考的方式降低了考生负担。当然,这个利好要排除了2024届。
(三)双减、疫情与小中考
在双减期间,北京市实施的是2021版中考政策,该政策之下,初二学生开始卷小中考,且为了减轻初三历史化学的负担,都在争取小中考满分。可能因为疫情降低了难度,生地小中考满分率确实比较高,导致家长十分焦虑,努力卷啊卷。
2024届小中考后,产生较大争议,普遍反映难度增加,出题比较偏,但小中考的结果并没有出现普遍的分数下滑。
三、当前各届考生家长对2025新政策的反应
(一)2025届的反应
2025届在2022年入学的时候获得的福利是全员校额到校,就是所有初中校都有校额到校了。这算是一个普遍性利好。
2025届中考改革带来的主要影响是减少中考科目,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好事,因此对于改革大多持支持态度,可以说是兴高采烈。
当然,因为2025届已经初二了,那些在初一就开始准备小中考,重点靠小四科提分的孩子,或者那些偏文的孩子,可能会有些失落,需要重新调整学习策略。
(二)2024届的反应
2024届一直期待2018版、2021版中考政策各实施三年后,他们能迎来2024版的减负型新中考,且在双减和疫情加持之下,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可惜,这个结果并未到来,却迎来了初二体测。而英语听口考试改革并增加难度的传闻也加大了其焦虑。
更尴尬的是,2024届发现,2021版的中考政策虽然和2024版差不多,但2022届、2023届的中考体育都改为了合格考(因疫情影响),可到2024年5月,疫情影响已经减弱很多的情况下,还能合格考吗?
疫情期间,2022届(2019入学)2023届(2020入学)的中考政策虽然没有调整,但体育却改为了合格考。2021年,发布双减政策,2024届(2021入学)却增加了初二体测,同时2024年的体育也很难合格考了。
当2024届看到2022届、2023届的体育合格考,又看到了2025届消减中考科目的2025版中考政策,自然会觉得不公平,情绪波动也难免。
四、中考应对策略
(一)2024届中考应对策略
对于2024届来说,什么也没有变化,还是按之前的策略应对中考即可。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小中考难度增加,听口难度增加,并且2023届中考反映出来的数学等难度增加都需要2024届好好应对。
同时,因2025届道法会开卷,大家普遍会认为开卷试题会更加灵活,更有难度。那么,当出题人开始研究开卷后,很可能为2024届的道法考试带来一些变化,或者说增加一些难度,这个也需要2024届在复习中要关注出题的灵活性。
(二)2025届的应对策略
2025届取消了小中考,但还会有生地的合格考,这就使得大家可以放松一些,从全开全考,什么都不能放松(21-24届的特点)变成有所侧重。
后疫情时代,部分中考科目的难度可能增加,也需要25届重点关注数学、物理、道法等科目。由于北京中考试题的灵活性,培养孩子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同样重要,尤其是开卷后的道法,需要比较强的知识广度和分析能力。
新的中考改革和高考更加紧密,更偏重于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数学、物理、道法等),也可以防止很多靠背诵考高分的孩子到了高中大起大落。
总之,改革是永恒的话题,还望孩子们都能一路走好,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