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告一段落,对于新初三家长来说,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北京中考普高率如何?按照今年的招生录取情况自己孩子能不能上普高?
01
北京各区中考普高率
最近网上有人分享了2024年北京18区中考录取率,如下图所示,数据仅供参考。
网图
表格中汇总的是北京各区公办普高的录取数据,城六区中,东城区的录取率达到了80%以上,其次是西城区79.88,海淀的录取率刚刚接近70%。
再看郊区的数据,除去房山、大兴、通州这三个区之外,录取率都达到了70%以上,门头沟的公办普高录取率达到85%,位北京18区公办普高录取之首。
照这个录取比例来看,小升初郊区的学生更有优势?那大家挤破头抢占东西海朝的学位,买学区房意义何在?
我认为这个数据是存在争议的,目前全国各地大力推行普职分流,北京也不例外。在参加中考之前可能就有一部分学生分流了。
02
普职分流,并非危言耸听
很多家长觉得普职分流是在危言耸听,制造焦虑。认为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会出现老师劝学生放弃中考,提前分流的情况。
N0.1
家长视角
西城一位初中家长直言:
孩子初中在一所师范校,老师找了班级里大部分家长说分流的事,也经常和班里的学生提。但是一直没找过我家孩子和我,不是我孩子学习有多好,只是我们家长很坚定,我们必须参加中考。这是孩子的权利,更是一种人生经历,无论考成什么叫结果都能接受。后来没想到孩子幸运摇号上了高中,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千万别替孩子提前做决走,万事都有可能。
家长提到的摇号上高中:北京东城、西城有几所学校是高中登记入学的试点。这些学校都是一般普校,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特别是可能考不上普通高中但又不想上中职的学生来说,增加了上普通高中的机会。
孩子能上高中,主要是因为学生和家长对参加中考的想法坚定,但凡动摇了,放弃中考报名,也就彻底失去了上普高的机会。
普职分流,并非制造焦虑,是学生和家长必须正视的问题。前面提到了网传的数据是存在争议的,毕竟参加一分一段的人数已经剔除了分流的学生。
咱们可以计算一下,2024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基本上都是2009年出生(以6周岁上1年级计算)的,北京2009年出生人口是109170人,再加上在京积分落户和随工随迁的(按6000人计算),2024年参加毕业人数应该在11.5万左右。
而表格中参与一分一段排名的人数只有9万左右,学校招生人数为67496人。
表格中北京市公办普高率为74.56%,如果按照毕业人数和学校招生人数来计算公办普高录取率,那北京公办普高录取率仅有58%。
当然这个数据也不一定准确,这其中可能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出国了,但也不至于有将近2万学生选择出国留学,那剩余的学生只能是被分流了!
在这里也想要提醒家长:初中阶段大部分学校老师都会劝学生分流,基本上从初二就开始了,到了初三会更严重。如果不想让孩子放弃中考,不想上职高,别人爱说啥说啥,家长一定要抗住!
03
中考,不想被分流,有何出路?
网图
扛过了中考前的分流,如果中考成绩不理想,上不了普高还有什么出路,贯通、职高、民办学校到底应该怎么选?
其实大部分家长是不能接受孩子上职高的,虽然普职分流是趋势,让成绩差的孩子接受职高教育,但是职高的学习氛围让人堪忧,并且职高老师的素养也远不及普高。
近几年有不少家长注意到了贯通,最主要的原因是:能直接上本科!乍一听,是觉得不错,本来孩子的成绩就一般,还能轻松上本科,干嘛不报呢?
仔细想想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如果贯通能轻松上本科,大家都报贯通,普高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北京市教委公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八年级学生起开始适用。
在考试时间安排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随教随考随清,以现行课程方案为基础,与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安排相一致,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学校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节奏不受影响。
实施方案中也规定了考查科目等级成绩的确定方式。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考查科目等级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等级成绩的划分标准一方面与现行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成绩的划分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与学校日常教学中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教学评价标准一致。
道德与法治科目为什么要开卷考
按照新中考改革方案,道德与法治科目采用笔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素质评价计入成绩,分值为10分。设计的初衷,是引导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更加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建以及固化。
道德与法治科目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将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实践性、选择性,倡导答案的多元化,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为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更大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试题难度保持稳定,重点考查学生视野和思维的广度,评分标准在基本立场、观点上要坚持统一尺度,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考核日常行为
此次公布的实施方案,也进一步明确了综合素质评价的计分方法,即每名学生满分为10分,根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中关于学生在校期间受处分情况有关记录进行扣分,扣完后剩余的分数即为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如果初中阶段受到过处分,但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奖励和处分办法》等相关规定予以撤销的,是不扣分的。
实验操作考什么怎么考
实施方案明确了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指导意见。
在考试内容上,物理和化学科目的考试内容为课标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生物学科目考试内容为课标建议的探究或实践活动。上述实验选取自初中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很多教师已在日常课堂上操作演示过,很多学生也动手操作过,实验仪器都是学生上课时经常见到用到的仪器,完成实验的条件也相对简单,因此,学生只要在课堂上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动手实践即可,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
在考试形式上,三个科目按照学科特点确定实验操作考试形式,其中物理、生物学科目要求全部融入日常课堂教学、随堂组织,化学科目包括随堂测试和集中测试两部分。
对于现八年级学生,随实际教学进度和安排,已经开展的物理和生物学实验,由学校统一认定。
更多详细内容请看下图↓↓
网图
网图
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