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相信不少家长都有看到一个重磅新闻——北京打响2025年中考改革第一枪,取消小四门,道法改为开卷考,考试总分变为530分。
这就意味着,2025年北京中考的计分科目减少:计分科目从原来的10门科目精简至6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道德与法治以及体育与健康。其中体育与健康分数逐步过渡,2025年和2026年满分50分,2027年和2028年满分60分,2029年起满分70分。
改革后北京中考考试科目各科分值:
初中小四门指的是哪些?
北京的小四门通常是:生物、化学、历史、地理。
之所以叫小四门,因为他们的单科分值是80分,而不是像语数英的100分。
当然每个地区的小四门不一样,有的是历史、地理、政治、生物;有的是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政治。
参考北京2025年中考政策,我们可以看一下小四门占比。
别看这几门加了个小字,可过来人家长都告诉我们,一点不能放松。它们单科虽然分数低,加起来分值占总分的比重却不低,非常拉成绩。
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身边朋友说:“语数英因为小学一直抓很紧,上了初中没太大问题,结果初中成绩被拉开,却是因为小四门。”
因此,进入初中后,很多家长把“小四门”也抓得异常紧,孩子们则不堪重负。
这次北京中考新政策把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改为等级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分数,考试科目总量直接从9门减少到5门。
这次的变化总的来说就是: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风向越来越转变为选拔。
一方面很多靠死记硬背、刷题就能考好的科目通通减少了!
另一方面,不算体育和开卷的道法,中考只有4个科目,而这4门都非常看重孩子的基础能力与核心素养。
两个纯理科:数学和物理,强调对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更聚焦主干知识内容和重要原理、方法,非常考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思维创新、科学探究等关键能力。
两个纯文科:语文越来越注重阅读、文学素养、知识面格局和视野;英语则向高考的难度靠拢,考查真正的语言能力。
未来能被筛选出来的,一定是真正具备创造力的真学霸。
深圳也调整了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分值结构
道德与法治笔试调整为开卷考• 将语文学科分值从120分调整为100分。• 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作为单独计分项,满分20分,其中物理实验操作10分,化学实验操作10分。• 道德与法治科目笔试由闭卷调整为开卷,考生可携带教科书等纸质资料参加考试,但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或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等违禁物品。调整部分科目考查组织形式• 物理、化学和历史、道德与法治从合卷考试调整为合场分卷考试,各科目考试时长相应调整。• 体育与健康学科增加过程性评价,具体实施方案另文发布。• 信息科技、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由各区组织调整为全市统一命题,各区组织实施,实行计算机考试,成绩以“合格/待合格”呈现。未参加信息科技、艺术科目考试的考生,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不能投档,具体考试方案另文发布。北京取消小四门,大概率会成为全国的风向标。那东莞会跟进吗?”取消历史科目纳入中考成绩吗?
小编个人觉得,短期内,至少这两年不会!但后面就很难说了。
中考取消小四门,会有什么影响?
一、首先这一点要搞明白:取消小四门,不是不学了,也不是不考了!而是改成了考查的方式,通过等级形式呈现,用来毕业、升学参考使用。
而且把眼光看得更远一点,把高考政策考虑进来,答案其实挺明显:小四门的地位,特别是物理、历史、化学这三门反而更需被重视。
国家的新高考政策来对比
主要分为3+3模式、3+1+2模式
每个省市的科目要求和选考的科目上略有差别,但语数外是必须有的。
那我们再来看3+1+2模式
物理和历史:选一门
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选两门
但语数外还是必须有的。
家长们千万不要被这个改革带偏了,觉得自己孩子马上也会迎来小四门的“免考”,因而对这些科目的学习掉以轻心。所以,从学业的功利角度说,如果初中真的因为小四门不计入总分,就不好好对待这些科目,那到了高中,孩子们是不是相当于零基础学习呢?
所以,即使是已经取消小四门的北京考生,这些科目也不是说放就能放的。
二、取消小四门,看似是普天同庆的事,实际竞争压力会更大!
在初中阶段,历史、化学、地理和生物小四门主打的就是一个“背”字(虽说化学也需要一些理解和计算,但总体还是以记忆为主),中考试卷难度普遍不高,一般想要拉开差距,多是靠数学物理语文等来进行区分。
而取消了小四门,并且总分变少,就意味着每一分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区分度会越来越明显!
以前可能十几二十分才能看出差距,在改革后,也许一两分就能划定出一个等级段来!仅丢一分就错失心仪学校的例子会更多!
你会支持东莞中考也跟进,历史不计入中考总分,道德与法治也开卷考吗?来源 | 羊城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