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选科是一个重要决策,它不仅关系高中阶段的学习,还直接影响未来大学专业的选择和职业发展。结合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我建议同学们在选科时要综合考虑以下两大方面的因素。
尊重学习的兴趣爱好
感兴趣和人的潜能是成正比的。感兴趣的事情,能发挥80%—90%的潜能,同时也会得到80%—90%的回报。不感兴趣的事情,投入和付出以及得到都会偏少。所以,个人对学科的兴趣爱好至关重要。选择喜欢的科目,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更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当兴趣和能力发生重大偏差的时候,从升学角度考量,应更关注能力。
在尊重兴趣爱好的同时,还要明晰高校的专业限定。高校的专业限定可分为3种情况:第一种逻辑关系,高校选择1门科目的专业,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第二种逻辑关系,高校选择2科或3科要求的专业,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或3科方可报考;第三种逻辑关系,高校指定“不提选考科目要求”的,考生任意选择3科均可报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调整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是物理和化学选科要求比例暴增25倍以上;二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纯理科组合或者“物理+化学+地理/政治”的组合将成主流热门;三是原来很多对化学和生物要求比较多的医学类、生物学类,大多不再提生物要求,基本改成了物理、化学必选;四是各层次院校的理、工、农、医均强化了物理、化学的必选,而文史、语言、经济、管理类大多不再提科目要求。
很多高一学生都偏重文化课的学习,而轻视对职业行业的认知,能知道学科的短板,但不一定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因此,借助一定的测评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便显得意义重大。
目前,我们一般采用的测评工具有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16人格类型测评、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测评等。这些测评工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或量表,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自己最感兴趣和最适合的职业领域,同时了解自己的能力特点、性格特质,为高一选科提供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
匹配职业能力和规划
学生的选科影响未来的报考专业,高校专业又很大程度上决定将来的职业方向。所以,计划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对现在的选科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规划将来职业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学生最容易陷入“能力误区”,就是将自己中小学学习的各科成绩作为衡量自己能力倾向与水平的依据。然而,哪一科成绩好,通常被叫作一般能力,但好职业、好专业需要更多特殊能力。有的潜能我们不知道,特别是职业潜能,所以应该通过科学的测量工具来考查学生的专业学习或职业能力。
此外,影响未来职业规划的因素还包括所处的教育环境、家庭成员的职业领域等。
同时,别忘了做好名校和专业的平衡。C9联盟、双一流等高校有着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强的实力,想追求名校的学生和家长,可以考虑未来转专业,但高校转专业会有相应的要求,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同学们要充分考虑各因素的协调与平衡,对各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然后做出取舍。
总之,选科是一个系统工程,当认真思考了,作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切忌过较长时间后再调整,那样会耽误很多课程。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性,用心去学,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文作者系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张明
编辑:邢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