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十三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一)

   日期:2024-06-07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0    

我在四十三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一)

1977年,经历了漫长的6年小学生涯,我升入初中。中学是四十三中,与东三路小学一墙之隔,两校的不同在于小学大门开在东三路,中学大门却在东四路,操场巷对面有一对被垒进围墙的原四十三中的大门垛子和永远锁着的两扇小铁门。

据《新城区地名志》载: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位于东四路40号。成立于1957年,成立时因校门位于东三路而命名为东三路中学。1958年以市属中学排序更名为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沿用至今。学校占地面积1518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72平方米,操场面积5574平方米。现有教工67人,学生944名。为省级标准化高中。

往前追溯,该处在民国时期是冯玉祥军营所在。1929年,关中年馑,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朱庆澜(子桥)临危受命,来陕赈灾,并创建西安灾童教养院,得到张子宜、冯玉祥等人支持,冯玉祥捐出300间军营作为院舍,在崇忠路东段建成西安灾童教养院。即后来的东三路小学和东三路中学。

当年灾童教养院大门,后来取了上面造型成了“三小”大门 陶浒绘图

东三路中学的校门曾经在东三路、东四路两条路上来回变换,老三届的哥哥姐姐说,是由于解放路一带的学习环境差、学生太捣蛋,以及“文革”等原因造成的。《四十三中50周年校庆大事记略》上载:

1957 本校创建于1957年,最初校名为“西安市东三路中学”。9月1 日学校正式成立。

1958 学校由西安市下放到新城区教育局。校门由东三路迁到东四路,校名改为西安市四十三中学。

1966 文化大革命开始,校门由东四路迁回东三路。

1970 校门又迁到东四路。

最后这次校门迁移到东四路后,再未变动。学校彻底封堵了东三路校门,只留下两扇类似住家大院的大铁皮包裹着的木门,还加高了围墙,并在校园东南角用土坯建了一所厕所。两次更换校门难道真是冲着解放路、东三路人彪悍、难缠?其实,不尽然也!经过分析,除了老三届所说的原因外,还有特殊时期派系斗争等原因。

1973年,四十三中又归属市教育局管理领导。

我入校时,主教学楼前后都有彼时留下的砖和土坯砌筑的两坡瓦房。教学楼北有两排东西向摆列的教室、办公室及教师宿舍,教学楼南侧为南北向,班主任万振乾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就在东三路大门里边西侧那排房子中间。

万老师,名振乾,中年,瘦高个,少白头,近一米八的个头,神采颇似著名演员孙道临。据其儿子万年、儿媳贾淑芬介绍:“父亲1930年8月20日出生于西安黄雁村,小学及中学就读于西安。1949年10月前考入西北军政大学。毕业后在大连海军学校任教师,1960年返回西安,分配到西安市四十三中学任语文教师。后来,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被评定为高级教师职称。享受离休待遇工资级别及医疗是按县团级别对待。”

万振乾(1930年8月20日-2012年8月14日)

万老师既是我们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学养深厚,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以教古诗文见长,口风颇佳。万老师为人师表,待人谦和,对待学生学习一丝不苟,从不懈怠。平时无论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等,他除了嘱咐大家各司其职,还对全班学生施予父亲般的慈爱,但不论谁,只要学习退步抑或课堂上犯了错误,他绝对不会宽容,批评(有时候动手)凌厉,丝毫不留情面。

我眼前的万老师时而让我困惑,如:月中摸底考试,全班平均成绩较高时,他高兴地眉飞色舞,走起路来轻松带风,还爱反操着手大步流星,看那阵势就差跳起来再哼首歌了。但要是谁前一天作业没做完,或上课说话,被其他课老师告状等,他立刻横眉以对,严厉之极,令人不寒而栗!

魏雅萍回忆道,万老师之前是抽烟的,每天在黑板前与粉笔打交道,粉尘漂进呼吸道患了慢性咽炎,经常咳嗽,到了冬季痛苦不堪,为此他决定戒烟。前期戒烟,口袋里却不能没有烟,因为突然戒烟身体一下子难以适应,实在憋不住就抽一根,这样反复戒烟效果很不理想。为此,万老师加大了力度。首先,身上不带烟,批改作业或备课时,将左手(经常从烟盒里取烟)压在屁股下,其次是课余时间将双手操在袖筒里,有时前边,有时后边。把手操在后边不利于双手不自主地掏口袋,于是反操手成为同学们司空见惯的动作。

在他矢志不渝的努力下,烟彻底戒掉。我们眼中万老师的脸色愈发红润了。

前排左一为青年时期万振乾

淑芬姐说,父亲曾多次给她讲,他当年去哈尔滨的往事,他对哈尔滨中央大街有一种特殊的爱,对这条路上的欧式及仿欧式建筑、古典路灯、草坪绿地及最具特色的由方石铺成的整条街道赞不绝口。“我有幸出差哈尔滨,专程去体验了一下。”淑芬姐的话里,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崇拜,也打消了我前边的疑惑,更展现了万老师的人格魅力。

王瑞霄还依稀记得,万老师喜欢前苏联电影,国产电影尤爱《刘三姐》和《五朵金花》,所以,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波澜壮阔。

万老师是一位极其认真,又非常严苛的老师,他教语文,注重学生写作练习和朗读,布置作文总比别班要多,因此,早自习总能从初一一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谁的作文写得好,他亲自读给我们,全班共同分享。受此感染,我特别喜欢写作文,也常常受到他的表扬。

万老师在读书

每当万老师教古诗文时,同学们最爱听浸透他深刻理解后的解析,和他古韵盎然地诵读。比如《卖炭翁》《岳阳楼记》《木兰辞》等,他从初一就开始就让我们背唐诗,反复强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让学习委员将课本以外的唐诗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抄下来,让各小组长一一检查。这样一来,拿着鸡毛当令箭的组长们忙开了!如果有同学背不过,就引导、提示、亮底,使对方加深印象,达到学习目的。

万老师在课堂上常常抽查,偶尔有课文没背过的,他便不厌其烦地说:“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不要托到明天;明天复明天,明天何其多。”遇此情景,我就诚惶诚恐,就怕辜负了老师的信任和重托。

听万老师讲《岳阳楼记》特过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听着万老师阴阳顿挫、富有磁性的朗诵,同学们已入了迷,万老师停下来说:“这里浩浩汤汤的汤不读tang,要读shang(音:商)形容水流大而急。”他这么一说,大家便摇头晃脑地“浩浩汤汤”一番,立马有了古文意境。

在讲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时,“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他又特别强调“夕阳斜的斜不读xie,应读做xia(音:霞),只有读xia,才能体现古诗里的文化意象。”所以,每到古诗或古文课时,早自习就成了同学们的诗词大会,别有一番韵味。万老师讲古文《卖炭翁》《卖油翁》等,均堪称经典!

我或许就得益于这个阶段的死记硬背,从离开学校后就热衷于打油,贯穿始终,也算一个爱好。2007年,四十三中50周年大庆,同学们和万老师联欢,想起万老师对我的影响,我说:“老师,您当年让我们熟记唐诗、背诵古文,使我一直对诗词歌赋等兴趣浓厚。”“那就好!”他环视着他的学生们,露出欣慰的微笑。(本文共四篇,将陆续刊出)

四十三中新的综合实验楼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