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定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2024年5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强调了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月的相关要求。为响应号召,营造全员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西安市经开第二中学“525心理健康节”暨第一届心理健康月于本周拉开帷幕啦。
活动理念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幸福指数=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H = S + C + V)。在他看来,持久幸福的关键不在于改变基因,或改变环境,而在于改变你自愿控制的因素——你采取的行动和你认为的想法,换句话说幸福的关键在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中学阶段,学业压力和人际冲突的增加,会引发学生的挫败感和负面情绪体验,导致习得性无助。如何改善这种状态?关注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积极思维和行动;树立清晰的奋斗目标并追求人生意义……这些积极赋能、正向反馈的想法和行动,能让阳光少年在青春岁月里体验到更多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活动概况
本次心理健康节活动由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办,并齐集德育处、各年级组的力量,推出了“心向阳光,青春绽放”系列文字展板及互动活动,其中包括“乐在其中”“青春画语”及“梦想邮局”“暖心祝福”等四大板块内容。让我们一起回顾活动的精彩瞬间吧!
活动一
国旗下讲话
《拥抱阳光心态,绽放青春之花》
通过国旗下讲话和科普宣传,呼吁全体师生关爱自我,关注心理健康,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活动二
“青春画语”心理绘画
《假如生命中有一个“黑点”》
将绘画疗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以“黑点”为对象,进行改造创作,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环境的积极思维和积极行动。
活动三
“梦想邮局”主题班会
《写给未来的自己》
以“目标、投入和意义”为关键词,组织高一高二学生给高三的自己写一封信,引导学生思考新高考背景下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树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和人生规划。
活动四
“乐在其中”现场互动
《刮一刮,答一答》
以刮刮乐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发现更多体验积极情绪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感受快乐的能力。
本次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和高度赞赏,也是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一次展示,我们期盼能以此次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引导全体师生树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思维方式,提高全员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幸福感和满足感。
(文字 赵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