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2023#
作者简介:张长安,西安市长安区人。2020年毕业于长安一民初级中学,考入长安一中;2023年6月从长安一中高中毕业,高考成绩682分,即将踏入浙江大学求学深造。
正文: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以前的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好慢,盼望着快点长大成年。但是,当三年的高中校园生活真正画上句号时,我才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匆匆,什么叫倏忽而过……正如席勒所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高考过后,我曾多次回到一中,在熟悉而又诗意氤氲的校园林荫道上漫步,在我曾经的教室旁驻足。我多想再在周一早上庄重地升一次国旗,多想再聆听一次赵校长特色而又激情四溢的讲话,多想再听一堂各科老师的习题讲评课,多想再与同学们在大课间吃一次一中食堂的炸麻花……可一切的一切,再也无法重来,想到这里我便感慨万千。正如李商隐曾经的慨叹: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台阶情
巍巍少陵塬,悠悠古樊川。长安一中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少陵塬畔,历史底蕴深厚,俊彦文采风流。在这里学习,每天的踏阶登攀,我都感到无比的身心舒畅。清晨伴着薄雾来到校园,布谷鸟欢快地歌唱,踏着青石台阶层层而上,怀着一颗澄净坚定的心进入教室,开启一天忙碌而又充实的学习。四季风景变幻,看窗外随风摇曳的玉兰花,赏心悦目,让我舒缓学业的压力;看窗外金黄的银杏叶和地上的银杏果,我感受到了收获累累果实的充实;看窗外白雪覆顶的青松,我感受到了一中学子奋勇奔腾的坚毅。长安一中是一所书院式园林化校园,在整个西安市都是一种独有风韵的存在。我在这里求学润心,感受一中校园的生机活力与谨严认真。
(春日校园,拾阶而上的美好)
(踏阶登攀,台阶上的励耕楼)
2.同窗情
回首蹀躞,在一中的三年,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互相扶持、互相切磋竞技。运动会上,我班同学团结一致,共同拼搏,一起加油,赢得了许多奖牌,获得了班级团体总分第一名。课余搞学科竞赛,我和几位同学,共同探讨专业性的问题,共同研究竞赛里的难题,在化学实验室里一起并肩鏖战,最终夺得了化学竞赛省级二等奖。备战高考,我们2023届各班你追我赶,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奋进,全年级整体高考成绩不负众望,书写了一本上线率97.3%,600分以上167人的骄人成绩!我们17班更是藏龙卧虎,班级高考平均成绩达到647.5分,预计9月将全体圆梦顶级211和985重点高校。
(和好兄弟切磋球技的时光)
(傍晚时分的操场与绚烂晚霞)
3.师生情
我在长安一中的三年,与许多优秀老师结缘,长安一中的老师可以说是最负责的老师。我的班主任何老师,他几乎在上班的每一天都比我们来得早、回得晚,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却似乎不知疲倦。他眼里的红血丝“暴露”了他为班级的辛勤付出,我们都将这份感动默默记在心里。数学老师张老师,讲课十分有趣,每当有同学考得不好的时候,他都会耐心地帮你分析试卷,给你悉心的建议和指导。几乎每一位长安一中老师都把学生当成他们自己的孩子来包容关心,并将他们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每当我们感到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何老师总会在自习课带我们去操场“开小差”放松身心,以互动游戏来放松身心,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也缓解了我们心理上的压力。我们与老师亦师亦友,经常在一起探讨学科问题,也会聊一些家常趣事。长安一中的老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路人,这份师生情谊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褪色。
(我和我的恩师。左:班主任何中华老师,右:数学老师张双龙老师)
4.生活情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忘不了,军训时烈日下挺拔的身姿和坚毅的眼神;忘不了,“一中班级擂台赛”,意气风发,各显身手;忘不了,学校社团活动展演上,人声鼎沸,庄谐并出;忘不了,登攀路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慷慨激昂;忘不了,一中老师每节课“提前候课”、课间在教室门口答疑解惑的教育热忱……感谢母校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全区最好的教育资源平台,陪伴我们走过人生中最珍贵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用宽广的胸怀包容我们的年少无知,给予我们成长的力量,让我们展翅高飞。一中是我的母校,她以慈爱包容的胸怀,语重心长的教导,无微不至的关爱,将三年前的我们由青葱稚嫩培养为今日的勇毅担当,我爱这所学校,她留给了我太多珍贵的青春记忆。
(我和我的同学们,揽月阁上望樊川)
(拜谒杜公祠,寻迹诗圣感悟诗情)
如今,我虽然离开了母校,即将走向浙江大学,踏上新的登攀之路,但所有的校园青春回忆,已经烙进了我的生命,终生难忘。我是张长安,我与长安一中的故事,需要用一生去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