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引领时代巨变的“最强大脑”。作为国家人才资源中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首次被写入二十大报告,其重要性和战略地位显而易见。
高中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阶段,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西安高新第一中学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造育才新高地,探索青年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和成长平台,在基础教育领域播撒科学创新的种子,以新颖的思路、灵活的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立德树人 涂亮科技报国“底色”
学校建成了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钱学森生平业绩展览馆”。开设了“走近钱学森”课程,开课地点就设在该馆中,目的是要用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和业绩,激发学生继承钱老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以及投身科技、报效祖国的情怀。培养了一批学生讲解员,强化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
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分九大类:国家总体安全、传统安全、政治与文化安全、经济与资源安全、社会安全、科技与信息安全、生态安全、核安全和时代使命与担当等,邀请国家安全委的专家来校授课。学校被批准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开展活动型课程,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学生撰写的模拟政协提案连续8年被提交全国“两会”,得到国家部委的回复,并催生了惠民和产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2016年提交的《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被编入教育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
体系育人 创新教育不断突破
学校形成以国家课程为主体,艺体科技和国际课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育人课程。学校一年一度的“华为杯”科技节,全员参与,历时一个月,开展承重结构创新设计、程序设计、物理创新实验、化学结构模型创意制作、生物细胞模型制作、地理模型制作等特色活动,通过设计、制作、展示、竞赛等环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发展。
“在校期间,我参加了‘华为杯’科技节桥梁承重设计项目,收获不小。我和组员们一起构思设计,借鉴吸收,用自己的思考完善加固,最终获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这次活动经历,让我体会到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各尽其用,最终达到最高的效能”,西安高新一中2023届张子涵同学如是说。
西安高新一中2023届梁以杉同学回顾了暑期一次实地考察课堂的活动。她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高二暑假进行的地理郑国渠实地考察课堂。在相关专家及地理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泾阳泾河峡谷,学习相关地质地貌知识,如河漫滩、壶穴、刀砍纹、剥蚀风化等。我们收集了泾河河水及少量的水中植物并在实验室进行水质研究,参观郑国渠渠首遗址,了解了淤地压碱的运作机制以及这个举世闻名大工程的历史演变和废弃。实地考察结束后,我们分组撰写论文进行报告,并将论文在校发表,正所谓‘知行合一’。”
携手高校、科研院所合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借助资源优势,让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实现学校育人实践的高位运行。
学校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携手,合作开发启动“明日科学家”科普联合培养计划,学生和科学家一起做科研。利用周末时间,分别跟随西光所三个研究团队开展为期一年的体验式学习。张润琦同学在导师王荃教授的指导下,跟随团队做出了“长途驾驶疲劳监测仪”样品,进入试验阶段,撰写的论文已在核心刊物发表。
学校和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专家携手,以特有的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的科研经验、优质专业的科学实践探究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对植物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这些都为学生今后进入大学进行专业化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一个志在振兴中华的人,一个能主动迎接挑战的人,一定是一个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人。今年高新一中李鹤鸣同学以684分的高考成绩被西安交大“强基计划”数学专业录取。在西安高新一中,有一大批像李鹤鸣这样的学生,在高考选择最终去向时,报考“强基计划”。
不少校友走上社会后已成为行业骨干,多名校友在科技领域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比如2009届校友田天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当选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联副主席,并先后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和“杰出工程师青年奖”。截至目前,田天已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57项,涵盖了AI对抗攻防、深伪检测、隐私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只有“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我国未来的科技天地才会群英荟萃,科学的浩瀚星空才能群星闪耀,才能够真正实现“永远不要再让‘卡住我们脖子’的那双无形之手遏制我们的发展,永远不要让核心技术的壁垒成为我们强国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未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西安高新一中还将不断尝试、突破,积累更多的经验。 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