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提出健全实验教学评价机制;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2023年前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此,全国各地教育装备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广泛调研、创新探索。2021年10月,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开展中考加试实验操作考试调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调研问卷、实地考察、案例研讨、专题交流等方式,完成中考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的调研报告,内容包括中考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的政策依据、全国各地中考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现状调研、北京市初中校实验操作考试仪器现状及需求调研、实验操作考试评价模式及信息系统调研与分析、中考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的相关建议等。因调研报告内容充实、篇幅较长,我刊将分两期发表。
全国各地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实施现状调查报告(一)
王慧 孙可 杨觊风 陈谦 何智
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 100035
作者简介
王慧,硕士,二级教师,装备应用部科员。
孙可,硕士,工程师,装备标准部科员。
杨觊风,本科,工程师,装备应用部科员。
陈谦,本科,经济师,装备应用部主任。
何智,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心副主任。
本文目录结构
摘 要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教育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实验教学评价机制,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范围,切实扭转实验教学边缘化的倾向。全国各地迅速形成了重视实验教学、投资实验教学、大力开展实验教学的新风尚。截至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已在中考中加试了实验操作,为尚未实施的地区提供了丰富的落地经验和方案借鉴。
关键词
中考;实验教学;实验操作考试
1 研究背景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1]。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2]。教育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这方面,实验教学是重要平台。教育部于2019年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提出要规范实验教学实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验教学管理;健全实验教学评价机制,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3]。
实验操作考试是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实验操作考试通过构建公平的评价环境,明确实验教学的导向作用,作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其不可替代的评价特点和优势,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广泛重视与实践探索。
2 全国各地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总体情况
根据2020年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调查、各地教育职能部门交流以及在线资料查阅,对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现状进行汇总,整理各地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开展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的情况见表1。
表1 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情况统计表(单位:个)
2.1 统一加试(19个)
指由省级教育主管单位发文在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实验操作考试,但组织形式有所不同,分为两种情况。
(1)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8个)
山西、上海、河南、海南、西藏、陕西、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取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
(2)各地级市命题自行组织实施(11个)
辽宁、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甘肃11省的各地级市中考均已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由各地级市自行命题或委托省教育考试院命题,并自行组织实施。
2.2 全省未统一要求但部分地级市加试(9个)
9个省(区、市)的省级教育主管单位尚未发文要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实验操作考试,但因历史惯例或适应改革要求,有部分地级市自行组织加试实验操作考试,分别为河北、内蒙古、吉林、浙江、江西、湖南、广西、青海、宁夏。
2.3 尚未加试(4个)
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所有地区的中考均未加试实验操作考试。
3 全国各地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实施起始时间
3.1 中考统一加试的地区实施起始时间(见表2)
表2 中考统一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的起始时间分类统计(单位:个)
在中考统一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的1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起始时间在2000~2010年的有4个,分别是河南、云南、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1~2015年开始的有3个,分别是山西、山东、海南。201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要求重视对有关学科教学实验操作的考查。2016~2018年,江苏、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四川、贵州7省陆续开始实施。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要求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2019~2021年,辽宁、上海、西藏、陕西、甘肃5省(区、市)陆续开始实施。截至2021年中考,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中考统一加试实验操作的已达19个。
3.2 4个直辖市的实施起始时间情况
4个直辖市在落实统一加试方面明显滞后,上海于2021年开始将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作为考试科目纳入中考范围,北京、天津、重庆均尚未实施。
3.3 几个重点省的实施起始时间情况
2005年,河南将初中毕业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招统一管理,截至2021年,已实施16年。
2007年,江苏连云港最早开始加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其余地级市如南京、苏州、扬州、南通等于2016年后陆续开始实施,截至2021年,所有地级市均实现加试。
2013年,海南将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列入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查范围,并将考查结果作为学生初中毕业和参加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依据之一,截至2021年,已实施9年。
2013年,山西开始对2012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实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加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自2014年实施以来,已有8年。
2017年,广东深圳于2017年开始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考,其余地级市2020年开始陆续实施,截至2021年,所有地级市均实现加试。
4 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与中招录取的关联情况
目前,全国已实施中考统一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的1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考试分数、考试成绩呈现形式及其与中招录取的关联情况方面略有不同,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1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分数、成绩呈现形式及其与中招录取的关联情况
1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呈现情况分类汇总见表4。
表4 1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呈现情况分类汇总表(单位:个)
4.1 考试成绩以原始分计入中招总分
山西、辽宁、上海、安徽、河南、湖北、云南、西藏8个省(区、市),以及山东、广东、四川、甘肃4省的部分地级市,将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并以原始分直接计入中招总分。
4.2 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作为中招录取依据
江苏、福建、海南、贵州、陕西、新疆6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山东、广东、四川、甘肃4省的部分地级市,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多以A,B,C,D四个等级或者合格/不合格呈现,并作为报考不同类别高中资格的前置条件和同分比较的要素。例如陕西规定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达到C级以上(含)的考生,方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学科操作考试等级至少有2科达到B级以上(含),方具备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特色示范高中录取资格。当同分段考生数大于计划招生数时,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考核结果作为筛选指标之一进行比对录取。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定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被评定为合格、基本合格的学生享有普通高中录取资格。贵州规定物理、化学、生物达到3门合格可报考普通高中学校。江苏南通、连云港要求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C级以上方可报考普通高中;宿迁要求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等级为“合格”的考生,方可被本市三星级以上(含)普通高中录取;镇江规定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获得A级可享有进热门高中降分资格。
4.3 同一省份的不同地级市考试成绩呈现方式不同
山东、广东、四川、甘肃4省由各地级市自行组织实施加试考试,成绩呈现方式不同,既有以分数呈现的,也有以等级形式呈现的。例如,山东济南、青岛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门成绩合格,可报考普通高中学校;除济南、青岛外的其他地级市都直接以原始分计入中考成绩。
5 组织实施情况
5.1 组织部门分工
(1)全国有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省级教育主管单位发文、统一命题、统一实施,具体组织实施部门及分工见表5。
表5 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实施部门及分工情况
领导部门: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加试实验操作考试的领导部门均为省级教育主管单位,负责出台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政策,明确将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考范围,确定成绩呈现形式与中招录取的关联方式;指定具体职能部门(考试、教研、装备、电教等)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建立管理保障机制,确保经费预算、条件人员到位,保障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命题部门:省级教育主管单位成立省级实验操作考试办公室,并指定教育装备部门或考试部门,负责组织命题与建立评分标准,确定考试时间、试题命题原则。
考务组织部门:在省级教育主管单位指导下,地级市教育主管单位具体负责组织所辖县(市、区)考试工作,包括准备考场、组织考生报名、考场编排、安排监考人员、汇总考生成绩;负责组织巡视员到各县(市、区)进行巡视督查,确保督查范围覆盖到每一个考点学校。
(2)各地级市独立命题自行组织实施的情况
通过查阅资料,对46个独立组织实验操作考试的地级市进行情况分析,发现领导部门均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命题部门和组织实施部门为同一部门,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46个地级市独立组织命题及实施部门情况统计表(单位:个)
由上表可知,46个地级市中,有20个中考物理、化学、生物操作考试是由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组织实施,由市考试院组织实施的有9个,由市教研中心组织实施的有8个,由市电教馆组织实施的有6个,由市教师发展中心、市现代教育中心、市教育管理中心组织实施的各有1个。
5.2 实验操作考试试题情况
从各地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来看,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建立题库
建立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题库,用于学生复习及模拟测试,正式考试时,命题部门从题库中抽取若干道试题,作为正式考试试题,学生从中随机抽取1道进行测试。例如西藏,江西的九江、上饶、抚州,山东淄博等,均采用本方法确定正式考试试题。
(2)提前公布固定数量的考题
由省级教育主管单位提前公布固定数量的考题,学生进行复习和模拟测试,正式考试时,学生从中随机抽取1题进行测试。如山西规定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每学科12道题,并于每年3月份在省教育厅官网公布,学生可以登录网站自行下载。云南在省教育厅印发的《云南省初中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方案》中公布初中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内容(物理20道,化学8道,生物12道)。
(3)专家命题
由命题部门每年组织专家命题,正式考试时,学生从几套试卷中随机抽取1套进行测试。例如,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办公室每年会组织专家统一命制24道试题,分4个试题单元,每个单元内含6道试题(物理3个,化学2个,生物1个),学生考试时随机抽取1套进行测试。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每年组织专家命题,物理、化学、生物各3套试卷,正式考试时,学生随机抽取1题进行测试。
(4)仅公布考试范围
仅公布考试范围,不公布具体试题,考查范围为教育部印发的物理、化学、生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学生必做实验或科学探究部分,如江苏苏州,江西的吉安、萍乡、鹰潭,山东菏泽等地。
5.3 实验操作考试时间及时长
(1)考试时间
统一组织考试的地区,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3~5月某一个时间段或统一集中周末2天或一周时间完成。例如山西的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21~31日(具体考试时间由各市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报省实验考试办备案);河南每年的考试时间为4月1~30日(具体时间由各市确定后报省中招实验考试办备案);上海2021年的考试时间为5月15日(周六)~5月16日(周日)。浙江宁波2021年的考试时间为3月11日(周六)~3月12日(周日)。
(2)考试时长
1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每场考试时长大约在10~30分钟,每场间隔5~10分钟。具体情况见表7。
表7 1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时长情况分类汇总
5.4 考点设置及考场安排
从上述各地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考点设置来看,各地在实施方案中均要求根据本区域内中考考点设置情况,合理设置理化实验操作考点学校。学校要根据本省公布的考点设置标准将本考点情况提前上报考试组织部门审批,原则上每个考点至少要有1个物理实验室、1个化学实验室和1个生物实验室。综合各地情况,大致分为两种。
(1)纳入中考考务综合管理范围集中开考
把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考考务综合管理范围,由各地中考招考办公室统一设置标准化考点,进行考场编排,遴选考务工作人员,安排考生的考点及场次,考试期间对考点实行封闭管理、考学分离,对考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监控过程全部录像并留存备查,保证了实验操作考试的规范性、公平性和权威性,如上海、河南、山西、浙江等地。
(2)本校开考 学完即考 本校教师监考
根据各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采取学完即考方式,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考生在本校完成考试,并要求将学生成绩记录和上报。在考查期间,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有关人员加强巡视,确保考查工作的有序进行,如海南、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
5.5 实验操作考试评价形式
从目前全国各地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评价形式来看,大多采用以下两种考评形式,即现考现评和先考后评。
(1)现考现评
从具体实施情况看,现阶段全国许多地区采用纯人工考评的现考现评模式,即1名监考教师在考试现场对多名学生同时打分,包括:1人监考2名考生,如上海、深圳、河南、河北、山东、南昌等;1人监考3名考生,如赤峰、连云港、合肥、铜陵、安庆、六安、临沂等;1人监考4名考生,如黄山;1人监考6名考生,如南通,6或7名考生排为一列,每列为同一个实验,每位教师负责为一列考生评分。
现考现评纯人工实验操作考试的评价形式,存在专业监考教师严重不足、教师无法同时兼顾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而只能为实验结果评分等问题,评价主观性强,若出现评分争议,实验过程无法追溯,且实验教研基础数据较为缺乏。
(2)先考后评
基于现考现评存在的诸多问题,多地试点探索先考后评模式,即通过信息化考评系统将学生实验操作全过程进行录像,试卷拍照上传,组织专业教师封闭集中观看,通过阅卷系统对学生的操作和答题结果评分。已试点进行先考后评的有上海、山西、深圳、河南、山东、福建、浙江等地。
5.6 监考教师
(1)区域内统筹
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以学校为单位设立考场,监考教师从各校物理、化学、生物任课教师及实验教师中选派,实验操作考核具体分几个平行组,根据各考场物理、化学、生物任课教师人数、实际参加考核的学生数以及实验设备、设施等条件统筹安排,并分层进行全员培训。例如山西太原高度重视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监考评分教师的选聘和培训工作,遴选富有工作经验的理科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担任监考人员。由省级相关部门负责监考评分骨干教师的培训,各地负责本地监考评分教师的全员培训。
(2)本校教师监考
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完即考原则,学生在本校完成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监考教师由本校教师担任。如济南、南京、江西等地由各学校自行组织实验操作考试,评分工作由本校教务处安排物理、化学、生物任课教师及实验教师完成。
6 考场建设与实验仪器
为贯彻本地区新中考改革要求,确保新中考政策实施,保障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顺利开展,各地都加强了实验操作考试的考场建设和实验仪器配备工作。
6.1 考场建设
(1)新建
对于现有实验室考场环境及实验室仪器配备数量和质量已不符合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考点设置要求的学校,部分省市要求其新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满足日常教学和中考需要。例如,潍坊创新教育研究院,作为潍坊首个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学业水平信息化考评试点校,在下属潍坊新华中学新建了实验操作学业水平信息化实验室,现已正式启用。
(2)改造升级
不改变学校原有实验室基本陈设,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升级。如安装视频巡查系统、便携式考试评价系统等考务设备,使原有实验室达到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考场设置标准。
6.2 实验仪器配备
(1)利用旧仪器
对于现有实验室考场环境及实验室仪器配备数量和质量基本符合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考点设置要求的学校,总体采用“利旧”原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和改造。
(2)统一重新采购
对于现有仪器设备配备种类不足、数量不够、型号不统一、无法满足中考需要的学校,批复专项资金统一重新购买,以保证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公平性。
例如,2014年,太原首次实施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有关部门深入学校、对照标准,对当年考试题目所涉仪器开展逐校逐件检查。调研10个县区的学校仪器现状后,发现各校的实验仪器数量不足,规格、型号、样式不统一,即使同一学校同一仪器因不同时间购买不同厂家的仪器都不一致,如天平,有的是双面调节,有的是单面调节。为保证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公平、公正,有关部门专门申请200万专项资金,对全市各学校考试所用的实验仪器按规格、型号制定统一技术参数标准,统一采购,对考试中所使用仪器器材、溶液浓度、试剂瓶标识、仪器摆放次序等都进行了强制统一,以确保中考工作顺利进行。
7 信息化实验考评系统应用
信息化实验考评系统能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准确高效完成学生身份验证,实现视频监考,系统具有支持离线考试数据加密传输的容灾措施、多评仲裁回放追溯机制以确保考试公平,较好地解决了纯人工考评存在的难题,全国部分地区已试点在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应用。
7.1 已试点地区
目前已实施信息化考评的有山西、上海、深圳、河南,以及浙江宁波、安徽滁州、山东潍坊、福建泉州等地。
7.2 考试应用情况
为保证信息化实验考评系统设备和技术的稳定性,保障实验操作考试评价方式稳步变革,已试点该系统的地区均采用稳步推进的方式来进行。
例如,山西自2014年以来,根据实验操作考试具体要求和考前高强度测试结果,不断推进系统开发和维护,并在逐年对现场评价和后期网上评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开始试点先考后评模式。
上海2021年中考实验操作考试采用人工现场打分但不现场公布考试分数的现考现评模式,同时利用信息化实验考评系统对考生操作过程全程录像,对有严重争议的考试分数通过观看录像完成考后追溯仲裁工作,进行市级二次评分审核。
浙江宁波自2021年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开始采用信息化实验考评系统,对学生实验操作全过程进行录像,试卷拍照上传,组织专业教师封闭集中一周观看视频,对学生的操作和答题结果进行评分。
7.3 其他应用场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部分地区尝试部署信息化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尝试解决实验教学管理中管理难、开课少、数据缺的痛点。
例如,深圳对信息化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提出实现三个功能的要求。一是实现实验操作教学信息化、可视化。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同步投影,便于学生观看,学生实验时,对学生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学生间互评进行二次学习,教师点评并给予当堂反馈。二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实验操作学习档案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档案。三是实现实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实验操作教学开课率、完成率、实验器材使用率、损耗率等数据库。
8 结语
随着中考改革的推进,各地在实验操作考试的组织实施、命题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探索历程与落地成果,为尚未在中考中加试实验操作的地区提供了有益的方案和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7/t20190708_389416.html.
[2]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8/zt1818_pl/mtpl/201809/t20180918_349154.html.
[3]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911/t20191128_409958.html?from=timeline.本文发表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2年6月第12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 苗渲明
排版 | 张鑫
审核 | 吴淑豪
发布 |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