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属“双高”院校的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出发点,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苏州“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城市发展为契机,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工科优势、工业特点,强化自身办学特色,抢抓发展机遇,在跨区联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人才供给的精准度和社会服务的贡献度,着力培养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聚力为区域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苏工智慧”。
跨区联动 畅通交流互动渠道
1.共建共享,推动跨区合作搭平台、聚人才
一是强强合作,打造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合作平台”。学校瞄准长三角区域智能制造集群的需求,坚持“共建、共管、共享”建设运行机制,由学校牵头,联合杭州科技、安徽机电等7所高职院校及上海ABB、江苏汇博、华航唯实等16家企业共建国家智能制造职教集团、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协作共同体,建成了国家职业教育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了国家黄大年式、职业教育等教学创新团队3个。
二是双岗双薪,聚集支撑高端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学校坚持“头雁领航、群雁协同”的原则,实施“双岗双薪双课、双考核双突破”机制,推进“追踪一个科学发展前沿、深入一家紧密合作企业、开发一部得心应手的教材、制定一套科学的教案、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打造一批教科研成果、参加一个行业协会组织”的“七个一”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吸引了首席科学家储建华、动静压气悬浮技术创新者王雪、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导王勇等高端人才20余名,有效支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机器人系列化高精度谐波减速器开发及智能制造等项目的研发。
2.重组重设,推进跨区合作组团队、做项目
一是匠心筑梦,打造国家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牢“大我”情怀,以培养适应长三角区域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发展需要的智造工匠人才为己任。与温州职业、山东工业等6所高职院校成立了协作共同体,以校校协同、校地协同、跨区协同的合作模式,共建国家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等3个,共研国家教科研项目2项,共促区域智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100余项,开展了“团队共同体‘科教协同、团组协作’模式与机制研究”,探索了跨区域重组结构化教学团队的“项目用人、制度励人”协同创新模式。
二是科教融合,构建企业出题、学校解题的产学研新路径。针对长三角区域企业“智改数转”需求,学校整合校地企人才、科教资源,组建“跨学科融合、技术链互联、资源能力互补”的科技创新团队6个,承接上市公司胜利精密“核心零部件镀膜”、美资企业英格索兰“空气压缩机叶轮蜗杆精密加工”、中航供应商精效悬浮“动静压气悬浮鼓风机研发”、中车集团和中铁总公司一级供应商扬名实业“和谐号、复兴号商务和客座座椅研制”等技改项目200余个,授权发明专利28项,成果转化100余项,形成科教资源300余个,构建了“企业出题、科研破题、成果助教改”的产学研新路径。
优势互补 打造技能人才高地
1.整合资源,打造多元支撑的新载体
一是多方协同,建成了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学校牵头,推行共建共管共享的运行机制,建成国家职业教育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建单位的68名骨干教师,融入先进信息技术,开发行企生产现场典型案例568个、素材18022个、题库8806个、在线课程517门、视频时长27335分钟,建成国家课程5门,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2本,获国家、江苏省教材建设奖一等奖等3项,助力全国100多家企业提质增效,服务全国60多所高职院校创新教学模式,受益人数超20万。
二是素能并进,开发德技融汇的课程内容与教材。针对智能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与苏州制造产业升级、技术变革、岗位变迁不适应的问题,积极推进“三教”改革,以课程育人改革为突破口,对照专业课标准,选择一条智能制造企业生产线,将真实项目、典型案例、活动要求融入课程,开发课程内容;构建一条学生素养主线,按“要点—案例—专项”开发素养内容;设计一条教师课改路线,教师“进企业—做项目—企业资源进课程—完成双岗双课任务”,素养与技术内容螺旋递进,更新课程内容与教材。
2.育训并重,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
一是强化供给,培育区域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学校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高地的机遇,依托江苏科教优质资源,立足区域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需求,不断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稳步扩大招生省份和招生规模,2023年实现三省一市招生全覆盖。5年来,招生规模增长了30%,共为长三角各类企业提供毕业生1.4万名,其中64%的毕业生服务于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长三角重点产业。
二是加强培训,提升师生和企业员工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特色和高端人才优势,通过送教进企、送培进企、送技进企,精准对接地方高技能人才需求,提升企业员工的学历竞争力、岗位胜任力、核心创新力,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多元化的精准供给开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新领域。5年来,学校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练培训、智能控制技术应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负责人研修等11期国家、省级培训项目,为长三角116所高职院校培养450多名骨干教师,累计为长三角区域企业培训员工近2万人次。
协同创新 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1.校企共创,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一是校企共建,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教学工厂。与国内先进半导体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华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双方投资近5000万元,占地1650平方米,建设能够进行“先进半导体测试”和“先进半导体设计与应用”的教学工厂。每年可测试芯片超7亿颗,晶圆超2.5万片,年产值超2000万元,带动上下游100多家企业发展,产值超10亿元。该项目入选苏州市工信部门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半导体协会集成电路分会人才储备基地,共建的苏州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入选工信部门“先进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负责人被中国教育电视台邀请做客《职教中国》栏目。
二是校企共研,打造精密加工创新实践基地。与世界顶尖精密加工企业上海乔治费歇尔(GF)中国区总部深度合作,企业主投价值近5000万元的全球领先的飞秒激光微细加工纹理机等高端精密仪器设备、单元及产线15台套,建成了全球领先、全国较大的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引入GF技术标准和管控经验,吸引8名GF高级工程师主动加入团组,联合开展高精密加工技术研究,为长三角区域6000多家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带动长三角区域精密加工上下游产业链刀具、工装夹具、检测等近10个产业发展,创造经济效益超5亿元。
2.科技服务,助力企业“智改数转”
一是对接产业,研发平台为区域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校组建由博士领衔的专业团队,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长三角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与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运营平台,平台接入上海、杭州、苏州等企业节点3000余家,解析总量130亿以上,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达上亿元。与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省级“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出资200万元,校企联合攻关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等关键技术,攻克了公司在聚合物复合铜箔制备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企业8.5亿元的15条生产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联合企业,组建团队为区域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学校领军人才单强博士核心参与富纳集团的国内首台气体分析检漏装置研发,打破了欧美日等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垄断,有效解决了电池检漏行业核心技术“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相关核心技术获发明专利8项,被广泛应用于宁德时代、比亚迪能源、LG化学等新能源、半导体和制冷行业,已为企业创造营收2.5亿元。副教授王雪创办的精效悬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为华为、大族激光等100多家企业与研究机构提供高端组件,在2023江苏巾帼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第二名。
架桥铺路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1.扩大合作,提升国际合作质量
学校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联合京东方高创开展“南非班留学生项目”,与富纳艾尔科技(越南)有限公司共建富纳—苏工院越南“郑和学院”,承接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联合主办的工业化职业培训项目“物联网与机械工程”,共培训南非、越南等国员工4000人次。为非洲国家开发机电一体化技术员NTA7和智能物联网技术员NTA5职业标准,并在冈比亚等国多所院校推广使用。
2.加强交流,实现国际合作共赢
学校与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等高校建立伙伴关系,共建中俄国际交流与实践基地,深入推动师生开展科技与人文交流。邀请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教授谢尔盖·热龙金、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教授埃琳娜·波利萨多娃等作智能制造技术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学术报告,组织师生出访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进行专业研修和文化交流,校际合作交流实现常态化。
3.参与竞技,推动师生共同成长
持续推动学校师生参与“一带一路”技术技能竞赛,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在2022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四届3D打印造型技术决赛实操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指导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校在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先进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技术及应用赛项决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
作者: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马延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