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江苏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附选科指导、升学规划建议!

   日期:2023-11-2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友投稿    浏览:0    

【重磅】江苏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附选科指导、升学规划建议!

今天,备受关注的江苏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

【科目设置】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生根据高校的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

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成绩构成及计分方式】

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考试内容】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国家和省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考试形式及时间】

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在条件成熟后,外语科目听力口语考试实行机考。

高校录取方式

院校专业组” 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

2021年起院校专业组” 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与现行的按院校+专业()”填报志愿和录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专业组+专业()”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

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以院校专业组为一个招生单位,按专业()进行录取。

(图片来源  扬子晚报)

在新高考政策下,如何选科?如何利用综合评价等渠道?

问题一:未来职业方向——大学专业选择——高中选科要求?

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对就业有利?以前高中三年只需认真读书,等高考分数线和分数出来了才考虑读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在新高考政策下,刚进高中就要开始进行生涯规划,考虑到择校和就业的问题了。

       江苏新高考“3+1+2”模式,即语数外+物理/历史(二选一)+另外其他科目(四选二),共12种选科组合。新高考让“一考定终身”变成了“一选定乾坤”,考生高中能否选好科,直接关系到大学能否读到好专业奔向好前程。

01  选报物理学科组合

  推荐组合

①物理+化学+生物:

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是纯理科思维,不想沾染一点文科的考生的必然选择。这种方案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缺点是学习难度同样很大。好在新高考体系下,这必然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套方案。

②物理+化学+政治:

可报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大学专业可报率达100%。由于大学之后参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对今后的考研之路影响颇多。缺点是政治学科与物理、化学的学科关联性并不是很大,学习起来难以起到联系、促进的效果。选择这类组合的学生一般是属于学霸级别的。

③物理+政治+地理:

可报专业99%。这个科目组合更像是理科成绩不错的文科生,为了不浪费物理的高分以及填报志愿时的选择范围,而做出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这个组合比较适合物理成绩突出,往往属于理科偏科的学生(数学-物理较好,化学-生物较差)。

④物理+生物+地理:

可报专业99%。选择者往往是物理成绩优异,其他科目成绩一般,且对未来无明确目标的学生。其他科目中以传统理科的生物和传统文科的地理相对最为简单且不需要大量背诵(于历史和政治),而且物理-地理的组合也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所以这种组合一般适合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学生:第一、物理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第二、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无明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规划。

  不推荐组合

物理+政治+生物:

选择这个组合的人群往往也比较窄。就普通学校而言,不建议选择这样的组合,一方面由于针对的学生面比较窄,很难与同校师生横向比较,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普通校师资原因,很难单独为这个组合的学生设计走班课程的时间表。

 02   选报历史学科组合

  推荐组合

①历史+政治+地理:

艺术专业、中文、传媒专业。一些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②历史+政治+生物:

语言、体育、医学类普通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在专业选报比率上达到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业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

③历史+化学+地理: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这种选择其实是一种文科中比较偏理的选择,适合与物理实在没有缘分,但逻辑思维较为清晰,不擅长纯文科记、背的考生。

④历史+地理+生物:

适合语言、体育类专业。可报专业比例为77.8%。地理生物学习起来相对简单,特别适合体育专业学生,但竞争力也会比较大。

  不推荐组合

历史+化学+生物组合:

化学+历史这种理科中等难度(理科中一般难度:物理>化学>生物)+文科中等难度(文科中一般难度:政治>历史>地理)的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

       最后,要特别给各位强调一点,这里给出的选科组合推荐及指引,只是具有参考性和选择性,具体的选科意愿,一定要结合考生所在省份的官方机构方案、想选报大学公布的选考科目,以及自身的兴趣专长来综合考虑。

教育部《选考科目要求指引》

关于新高考改革,选科是争议和焦点所在。为此,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出了“可选科目”和“选考要求”,为高校专业选科给出“官方指南”。

(1).允许高校指定两门、三门科目必考

《指引》对每个具体专业都提出了“可选科目”和“选考要求”,相当于给出了一份“官方指南”。其中,除人文、社科专业一般会将6个选考科目都列入“可选科目”外,不少理工科专业都只有1-3个“可选科目”,对应的“选考要求”可选范围也不尽相同,需要具体专业具体分析。高校则需要从中涂填、勾选。

从《指引》规定的《选考科目填报表》上,能看到不同专业的“可选科目”和“选考要求”有所不同,各有特点。如果抛开具体情况来谈,《指引》提出了如下总体指导意见:

第一、专业培养与某一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应在《指引》“可选科目”中明确1个选考科目,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

第二、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应在《指引》“可选科目”中指定2个或3个选考科目,同时要明确选考要求为考生“均须选考”。

第三、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有一定关联度的,应在《指引》“可选科目”中指定2个或3个选考科目,同时要明确选考要求为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

第四、专业培养对学生学科基础要求相对较宽的,可以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择任意3门选考科目组合均可报考。

第五、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均须在《指引》范围内确定,如需突破《指引》范围,须作专门说明。

教育部此次允许高校提出2~3个考生“均须选考”的科目,改变了高校提出选考科目之间只有“并集”、而没有“交集”的局面,将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需求和目标生源之间不匹配的问题。

(2) 要求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

在《指引》中,共有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占总专业类数的20.4%。必考物理的19个专业类分别来自理学(5个)、工学(13个)、管理学(1个)。

这19个专业还只是《教育部指引》划定的一条底线,各高校在制定选考科目要求时,将有更多的专业类被限定为必考物理,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专业。

问题二:高考升学路径有哪些?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应该提前准备什么?1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什么?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规定,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5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为每个学生 “打分”来进行比较,而是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和特点,是从“优秀水平”到“个性展示”的转变。

思想品德: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

学业水平: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身心健康: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

艺术素养: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变现的能力等;

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

2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

写实记录:客观事实,有据可查,一般性活动不必记录;

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

公示审核:每学期期末须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

形成档案: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

3综合素质评价怎样用?

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01.高中教师会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02.高中学校会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学生使用,高校在招生时会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是为了让别人更全面地了解你的优势、兴趣和规划,展现的是一个立体而全面的你。

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客观描述自己,并且选择和整理最能表现自己的优势,不仅有助于你认识自己、提升自己,也有助于高校了解你,将你录取到适合你的专业,促进你的生涯顺利发展。

往期回顾

国内顶尖985、双一流高校科研实践夏令营开始报名啦

数学奥林匹克顶尖教练夏令营开始报名啦

通过综合评价上985、211,报名快截止了,你还在等什么?

生涯规划咨询方式

1、电话:025-83706987;18066063685(同微信)万老师

2、直接扫码添加高考升学规划万老师个人微信

3、联系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B座9楼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