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王英支教侧记

   日期:2023-06-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友投稿    浏览:118    

西安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王英支教侧记

阳光讯(记者 杜丽芳 佟怡)有这样一个教师群体,纵然山高水远,他们远赴他乡、矢志不渝,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别样的青春与炽热的教育情怀,他们敢用身躯作桥作路,铺成条条上学路,绘就西安教育均衡发展的崭新蓝图。近期,《阳光报》推出“致敬支教老师”系列报道,听他们讲述自己扎根当地学校、立德树人的支教故事。

2020年,王老师讲示范课《逍遥游》

时间回到2019年的夏天,西安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王英怀着对藏区的深深热爱,带着各级领导的殷殷重托,背负着亲人的不舍,来到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这一支援持续了三年,王老师却说这没什么。她说:“对我来说,援藏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奉献,是一次历练,更是一生的财富。”

2020年,王老师获奖后和学生在一起

报到第一天 明白了支援的意义和使命

王老师回忆说,她支援的高级中学是一所半军事化管理的全寄宿制学校,是阿里地区唯一一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学校主要面向阿里地区招生,学生大多生活在牧区,这里地广人稀,有很多无人区,平均海拔4500米,年平均气温0°,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0%,因而被称为“屋脊的屋脊”。遥远的距离,恶劣的气候,薄弱的基础,很多孩子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里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大多数孩子的文化水平还停留在内地的初中水平。

阿里的孩子们每年往返几千公里异地求学,没有暑假,每年只能寒假回家一次,一次两个月。每年8月下旬的时候,西安还比较炎热,人们还穿着短袖,而此时报到的阿里新生,大多已穿上了藏袍和棉衣。大部分学生又黑又瘦,男生身高大多不超过1米7,女生大多不超过1米6,这是高寒缺氧导致的。报到的时候,各县都有警车护送,场面震撼。在报到现场,王老师问阿里改则县的一位护送警察,“各县学生报到,为啥还用警车护送?”那个警察说“:这些孩子都是阿里各县的人才,我们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把他们平安送到你们学校。”“这些在我们看来成绩落后、身形瘦弱的少男少女,却是阿里未来的希望。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援藏的意义和使命所在。”王老师说。

高原反应吓不退援藏的脚步

援藏三年,王老师体验了之前从未体验过的高原生存的艰苦。在西藏,由海拔高、气压低、氧气稀薄导致的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呼吸艰难、失眠、头痛、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一个小小的感冒,很可能就是致命的危险。“我在那里三年,血氧饱和度从没达到过90,心率都在100以上,头疼的时候就吸氧,冬季尤其难过,有时候晚上睡到半夜气上不来,就会憋醒、流鼻血。我有一次感冒,一个月都没好,不敢运动,路都不敢走快了,否则心脏受不了。”

除了缺氧导致健康受影响外,交通事故也是威胁生命的一个因素。2020年11月,王老师和9位老师送教下乡,翻越雪山时,坡陡路滑,她险些滑入深谷,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2022年7月援藏结束,学生为王英老师开欢送会

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兴趣

西藏教育基础薄弱,教学充满挑战。王老师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注重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和谐、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课堂中,我还特别注重形成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经常鼓励学生,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语文自习课上,我会给学生播放《朗读者》《中国汉字大赛》《中国诗词大赛》等节目,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汉语。将《论语》选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课设计成了课本剧形式,和学生一起编写台词,设计剧本,排练节目,经过一星期的磨合准备,学生从一开始的抵触懈怠到后来的积极参与,学生尝到了努力的甜头,所授课也受到了一致好评。”王老师说。

2019年10月,学校公布了全面开展社团活动的实施方案,王老师经过认真考察,精心准备,提交了成立“毛泽东诗词朗诵社团”的活动方案,得到校领导大力支持,可正当她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却没想到报名的人寥寥无几。阿里的孩子能歌善舞,生性好动爱玩,一听说背诵就退避三舍,王老师就挨个到班级宣传、动员,终于招了11个学员,社团成立了。学员来之不易,王老师格外珍惜,每周一次活动,都认真准备,希望孩子们能从伟人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受到诗词美的熏陶,后来社团逐步壮大,发展到30多人,精心排练的节目在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西藏自治区预赛中获中学生组优秀奖,社团被评为优秀社团,王老师也被评为优秀辅导员。

用“三心”对待学生 不落下任何一个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对待藏族学生,耐心、细心、关心一个都不能少。王老师将自己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她经常深入班级、宿舍与孩子们谈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落下任何一个,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我教他们汉语,他们教我藏语,我和同学们像朋友一样相处。”王老师说。在2021年高考中,她班上学生的语文成绩都很不错。

三年支教,王老师被评为“最美援藏教师“”优秀援藏教育人才”。这三年,她付出着,也收获着。她充分发挥业务特长,与当地教师互帮互学;她体验到西藏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阔步向前的发展态势;她更切身感受到了西藏人民的淳朴、热情和善良。援藏可谓人生的一次历练,支教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援藏经历必将成为她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编辑:媛媛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