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情况
1.1 学校基本情况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是创办于1984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全日制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隶属陕西省教育厅。目前是建材行业西北地区最大的、陕西唯一的一所建筑、材料类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1682人。
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核批准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被全国建材协会评为“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和“全国建材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单位。学校牵头组建了陕西建筑建材职业教育集团。连续多年被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荣获“陕西电梯业先进集体”。
学校以“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管理精校”为主线,坚持“人性化、技能化、市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内涵建设,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创建一流、精品、特色职业学校。
1.2办学条件。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总占地面积61.353亩,建筑面积28237平方米。学校实习实训仪器设备总值1453.79万元,生均8643元,总工位数1415个。图书5万册,电子图书12万册。通过多年来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投入,学校硬件设施先进,教学大楼、实训基地、学生公寓等教学生活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校园境整洁优美,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实训和生活条件良好,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基本达标。
表一:生均实验设备与图书
1.3师资队伍。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现有教师96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兼职教师20人。学校在编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4%。中级职称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1%。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55人,占专任教师的72.3%。其中63人具有中级职业资格或高级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数的82.8%。
2 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善于创业竞争的高素质劳动者。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与方法;注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和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法制、交通安全、卫生保健、黄赌毒等知识教育。
一年来学生主要活动有:雷锋日、三八妇女节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二十三期党课提高班开课、3.15宣传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扫墓活动、2016联通杯 中职五校 篮球联谊赛、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运动会彩排、运动会开幕式、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经典诵读比赛、女生心理讲座、火红的青春文艺汇演、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23期业余党校开班典礼、2017年五校联盟歌唱比赛、Drem电影节、助学圆梦主题活动、POWER音乐节正式闭幕、全国建材类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女生素养提升专题讲座、2016 -2017年第二学期评优表彰大会、永恒的长征手抄报比赛、学习十九大精神主题活动、、安全防卫讲座、铭记历史爱我中华。
2.2 就业质量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学校从专业能力、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培训。首先,让学生明白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形势,了解就业的影响因素,明确自己就业方向,逐步学会观察分析就业形势,形成自己的就业观。其次,加强在校学习时的就业能力教育,使学生知道就业需要有真才实学和能力,使学生明白有能力才能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择业。最后,进行毕业前的就业技巧教育,向学生介绍求职就业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加强对教学见习的实效,完善实习的跟踪指导,在学校开展模拟招聘会,经过就业能力培养和培训后,学生就业稳业能力明显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
2017年该校秋季毕业生共375名,其中硅酸盐工艺专业学生57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73名,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184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47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14人。安置就业367人(学校安置 298人,自主择业53人,通过单招考试升学6人,通过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2人,当兵8人),就业率达97.83%。2017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中,材料检测行业:17%;混凝土行业:5%;建筑行业:11%;电梯行业:55%;其它:12%。2017年学生到企业去向情况:国有企业:37%;上市公司:20%;民营企业:43%。毕业生平均起薪1800元,直接对口就业的367名学生中,就业满意度为72.34%。
3.1 专业布局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立足服务社会,立足促进学生就业,科学合理开设专业课程。围绕陕西建材大的发展战略,该校构建专业课程+就业课程的体系,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建材精品专业。在办好原有传统及特色建材专业的同时,重点加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电梯方向)、施工、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向3D仿真、机器人等新兴专业着手,加快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的专业,积极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3.2 质量保证
保障专业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职业学校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年来,该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推动各专业面向市场办学,办出职业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了专业在学校的统筹领导下,结合用人单位自主设置课程并强化专业质量控制,学校进行宏观规划指导和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学校中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学校多次召开学生、班主任、教师会议,严格学籍管理的各项要求并严格执行,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职业学校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推进2+1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全面开展技能竞赛,将技能训练和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作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和就业推广的良好渠道,每个专业每年均开展学生、老师参与的技能竞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竞赛的经历。
一年来,取得的部分成果如下: 学校承办了陕西省技能竞赛并获教育厅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该校获得6个一等奖,材料工程专业部在全国建材类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电梯工程专业部在全国电梯行业国赛中获得二等奖。
3.3 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
没有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该校的校内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次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另外建立健全了有效合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16-17学年,学校积极组织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学年有100余名教职工参加上海复旦大学教学培训培训、广州中山大学教师培训、广东中山大学管理人员培训、班主任培训、陕西省技能大赛教师培训等各类培训,另外学校还十数次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对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该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形式和覆盖面,切实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各专业部结合企业需求,利用企业技术和市场“引企入校”,以订单式培养方式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咸阳彩虹集团、吉利汽车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另外学校还与西安康力电梯、伊士顿电梯集团、西安标准电梯、三星重工、陕汽集团、江南造船厂、中兴通讯、三星电子、烽火通讯、西安中铁一局、西部机场集团、中国核工业公司、中天集团、中国各工业公司等几十家家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学校毕业生也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些企业。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对学生的实习非常重视。学生实习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校内实习和顶岗实习,校内实习包括机电专业的金工、机加、焊接、数控等,材料专业的参观实习、物检、化检等,土木专业的工种实习、测量实习等,电梯专业的认识实习、维保、检修实习等。顶岗实习,是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各专业部、招就办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挑选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企业进行安排。并在实习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提高实习就业的稳定性;积极跟踪学生实习情况,提供必要指导,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并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激励在校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为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陕西建筑建材职业教育集团是2009年经教育厅批准,由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牵头组建成立的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践培训、就业指导、教育科研为一体的职业教育集约化团体。现有成员160余家,知名企业80多家。集团坚持以推进建筑建材业快速发展为目标,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合作交流、共赢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引领、协调、沟通、共享、服务”为工作重心,以“依靠政府、依托企业、服务社会”为工作思路。以诚信为本,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以行业为支撑,以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教学、培训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集中和整合现有资源,构建跨区域、跨行业、多渠道的办学体系,共同联手培养建筑建材行业急需人才,实现资源共享,推动集团内学校做大、做强、做优、做特。
5 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该校非常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创新,为学生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多年来培养了数万名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陕西建材行业、电梯行业、建筑行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5.2 社会服务
学校由学生志愿者团队,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团队常年参与社区活动。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学校在周边很多水泥厂都设置了培训点,解决企业技术问题和培训问题。通过开展这些服务,向公众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职教学生风采,传播职业教育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展示了该校办学条件及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了职业教育影响力增强了社会对职教人才技能培养和实践教育的直观认识。
5.3 对口支援
学校按照国家和省上相关规定给予生活困难的学生发放助学金,并给与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置奖学金,奖学金金额一年达到20余万元。目前,免学费学生人数占全日制学生的比例为100%,免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3600元,享受国家2000元助学金的学生人数占全日制学生的比例为63%,并对建档立卡贫困生实行全免费政策,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落实。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学校与子洲开展了中职学校城乡合作办学,定点扶持区域职业教育发展。
6 政府履责
6.1 经费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2017年经费情况:该校在2017年收到教育厅拨付的日常公用经费74.30万元,人员经费816.11万元,养老金及职业年金个人缴费补助222.30万元,项目资金1186.17万元,免学费补助253.43万元,助学金39.05万元,精准扶贫补助资金5万元,学生生活补贴41.37.42万,合计2637.73万元。
该校2017年财政支出:日常公用经费74.30万元,用于水电费、日常维修等。人员经费816.11万元,用于在职、退休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采暖补贴,外聘人员工资,外聘教师课时费等,养老金及职业年金个人缴费支出222.30万元。项目资金支出1186.17万元,用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仪器购置、校舍维修等方面。学生生活补贴、助学金、精准扶贫补助资金共发放35.03万元。因该校不收取学生学费,其余免学费补助用于弥补学校日常支出。
6.2 政策措施
学校坚持多元化办学方向,推行职业教育市场化、集团化运作模式。支持打造精品示范专业。按教育教学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就业方向课程的课程体系,在办好原有传统及特色专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坚持走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之路。探索建立符合现代服务业和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过合作办学及共建精品专业,促进职业教育整体办学理念和水平提升,培养和造就大批一线操作型、实用型人才,进一步突出技能要求,突出职业特色、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培训水平。四是强化职业教育现代管理制度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提升职业学校办学竞争力。
7 特色创新
案例1:土木工程专业部以学生专业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在教改课程中推行高效课堂
在《建筑初步》《工程识图》等识图类课程中我们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改尝堂参与度。比如在三视图部分,教师布置习题册中的三视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分析点线面等,再教给学生如何补画第三投影,我们主要采用学生分组进行模型制作的方式,先制作模型再根据模型去分析点线面投影,再进行补画的练习,这种方式使抽象的制图理论变成有趣的模型制作,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制作方案、动手制作、观察讨论、学生讲解展示、教师点评引导的过程,由学生主导教学过程,全新的教学环境、全新的教学模式,使识图类课程的教改取得了全面地成功。达到100%的课堂参与度。
2.继续推行分组教学模式下的三级评价体系
分组教学是目前在职业教育中较常采用的教学模式,但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在分组教学中大多采用帮扶型的分组模式,这就使得小组成员之间成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加以合理利用,可以使组长的作用充分发挥,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从而使班级的学习分为整体增强。但如何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客观公正的记录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也成为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
分组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了小组的参与,小组成员之间程度不同,最易出现的就是对组长的“依赖”心理,在有些组内会出现部分成员不愿意积极参与,等待别人完成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三级评价体系的实施,由于加入了组长评价、小组互评及组员自评互评的环节,尤其是小组互评的推行,使学生为了团队的成绩而参与,在长期实施中,该部分学生会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4.以专业活动促进教学改革
(1)创新思维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资料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土木工程专业部每年举办“建筑创新思维大赛”,比如2016年的主题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引导学生用改革、创新、发展的思维去审视身边的建筑,通过网上搜集资料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整合,以团队形式参加比赛,要求最终制作成PPT并进行现场的演示和答辩。利用学校的网站和微信将学生的作品上传,在学生中进行投票,选出最佳人气奖。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很多闪光点,比如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能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等都超出老师的想象。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只适合进行技能的培训,比如电工、焊工等操作性较强的工种。但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培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2025中国制造”需要技能型工人的创新能力才能转变为“中国智造”。
(2)学生“微视频拍客大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营造学校学习氛围,丰富建筑专业学生对建筑的浓厚兴趣,土木工程专业部举办建筑类学生“微视频”拍客大赛。以“我眼中的建筑”为题,利用手机或DV拍摄身边所见建筑并进行剪辑,可配旁白及音乐,进行演示。要求参赛成员必须以组为单位,并有相应的组名,每组成员不限。。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视频编辑软件教程进行自学,学会视频编辑软件的应用,同时在网上查找资料,确定一个拍摄主题。从征集的作品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从思想性、创新性和艺术性等方面均超出预期效果。学生们有的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校园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有的反映了自己在中职学校健康快乐的成长历程,还有的拍摄了和同学们团队合作完成实训任务的整个过程。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中职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时代发展,活跃的思维能力和超强的资料整合能力。在微信投票的过程中学生积极进行宣传,最终评选出最佳制作奖、最佳人气奖、最佳创意奖等多个奖项。
案例2:基础部弘扬传统文化、立意教学创新
1、弘扬传统文化。语文组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道德修养,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本学期又在全校毕业班中新开设了《弟子规与职业素养》课程。在课堂上,伴随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朗朗诵读,学生们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学习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工作、社交等诸多方面应该恪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进而明理知礼。
国学经典,圣贤智慧,愿我们通过诵读学习弟子规,真正实现“行圣人训,养好品行”,结合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帮助培养出“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具有健全道德品质”的年轻一代优秀员工,最终服务于社会。
本学期,德育课中开展了室外素质拓展的创新型教学活动。陈静老师在她的《哲学与人生》的课堂上,组织学生在户外开展了以团队合作为主题的拓展课。课程设计的思路为通过团队队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最终达到团队的目标。杨榕老师为学生设计的是主题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模拟情景活动课。课前将模拟法庭的案例情景发放给学生,由学生报名并选择角色。课中,学生自主开展模拟法庭。课后,由学生对活动进行小结。通过模拟法庭的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性,通过两个不同的案例对比,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切深理解诉权的实际运用,增强证据意识,树立合法维权的观念和意识。
2、立意教学创新。基础部全体老师在五楼录播教室观看吴爱萍老师的《集合的概念》的教学。吴爱萍老师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准备,搜集了大量的集合论的相关资料,如:自然数的来历;祖冲之;圆周率背诵的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等,用以丰富教学内容,尤其是圆周率的资料,新颖独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录制过程中,吴爱萍老师讲课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生动新颖的教学,很好的配合录制设备进行录制,同时听课人员专心致志,虚心学习,认真思考,录制圆满结束。录课后基础部的全体教师一起观看回放,大家一起探讨改进的措施,提出了宝贵意见,认真学习了录课设备的操作,并亲自动手完成,受益匪浅。
此次教研活动增加了教师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同时把个人研究与集体研讨融为一体,一起学习了录课设备的使用,也使大家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德育陈静老师非专业能力培养活动课程,“你来比划我来猜”。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人一生的课程,每个人都有其先天的基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潜质。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在非专业能力水平有跨越式提高,全面了解发展自己各方面能力,提高并适应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职业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内容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感悟分享来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体验活动中认识到沟通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案例3: 机电专业强化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办学思路上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密切联系企业,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为宗旨,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产业升级中,机电一体化行业中各种技术岗位群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近年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深入陕西省内大型机电企业,大专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室建设方案进行研讨;专业部主任深入吉利汽车宝鸡基地、比亚迪汽车、陕汽控股、比亚迪电子、中兴通讯西安终端科技公司、汉兰达智能装备、冠标机器人等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进行调研;依托企业和技能大赛成立学生学习兴趣小组,依托企业的技术、资源及需求优势,使学校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进一步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各方面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特色和优势,将该校机电应用专业建设成省内水平领先的示范专业。
专业建设首先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大问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企业和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理解具体体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的忠诚度、规则和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的务实精神和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等,是用人单位最看中的素质。近几年来,机电工程专业部把 “素质教育”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体现精益求精产品制作的“工匠精神”,在学校教育目标加以强化,充分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中,充分彰显 “技能教育”是一种基于职业资格的教育,既有岗位知识的学习要求,更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尤其是在新技术、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变革的今天,岗位、职业和技能要求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密切相连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育,该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手段方法上始终探寻更准确的定位。
案例四:材料工程专业部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快教学改革
一、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着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相关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及时补充,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为本专业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提出了来自于生产第一线和教学第一线的可行性依据。
二、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个性发展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采用适合于专业教学的完整课程体系,以专题、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改革教学模式,推进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⑴调整课程结构,结合生产实际,实施多样性
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对以前所开设课程进行调整。宏观上基础课的科目要少,加大专业课教学,并在专业课中增加实践课教学比例,根据理论课程进度进行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微观上各任课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或有针对性的加强。
⑵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提高实践课时比例
为了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建设上,完善各种实践性教学设施,加强试验、实训室的建设,培育固定的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的协作联合企业,认真搞好实践性教学活动。
⑶优化知识结构,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不仅要学习本专业专业课,还应涉及学生在品德素质、智慧素质、身体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学习,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质量、劳动纪律、团队精神方面的教育。开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技能训练,实施技能达标比赛,定期开办各类相关讲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⑷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践工作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适应中职教育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提出“走进实验室,走进车间,走进生产一线”。要求本专业每个教师对实验实训设备及实验实训内容达到熟练的程度。并根据教学情况,定期抽派专业教师走入企业,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第一手资料。
案例5:电梯安装与维保专业校企合作和技能大赛创新,彰显专业特色,增强专业实力,成为学校的“亮点”专业。
1、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了解企业需求,认真研究,策划了既能加强校企联系,服务企业,又能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提高兴趣,还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岗位,使多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系列学生专业活动活动。以“优秀电梯企业宣传月”和“企业校园招聘会”活动为抓手,配合开展针对学生的“企业宣讲交流会”、“知识竞赛”、“技能比武”和给优秀学生写“推荐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学习的热情。系列活动从学期初一直到学期末,环环相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在同企业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利用电梯业协会召开年会给各企业递送“电梯企业宣传月暨招聘大会”活动的“邀请函”,会后又积极联系落实,有26家企业参与了此次活动。电梯专业专业的所有毕业生被各个企业强聘一空,对今后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探索随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育信息的网络化发展,在继承发展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适合目前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部门多次举行专题教研活动,要求本部门教师按照所任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全体老师积极地讨论,制定了教改方案。尝试使用“分组合作 + 任务驱动”“技能比武”“小组合作+模块评价体系”“信息化网络考核平台”等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4、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尝试创新和探索技术技能人才新的培养模式,专业部经过学校研究同意后,在2017年新生中举办了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试点,效果良好。
5、李英赞老师和李松彪老师联合参加的“陕西省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李松彪老师参加的“陕西省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三等奖。刘锋、李松彪代表该校参加国家机械行指委、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2017年“亚龙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职组《电梯安装与维修》赛项,获得二等奖。
组织了学生参加了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得一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
案例6: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9月
1、为了同学们今后更好的学习,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校园。9月7日学校邀请长延堡派出民警姚警官为全体师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讲座.
2、教师节送上学生们的祝福:在这个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这第33个教师节在这来临之际,陕建校校团委学生干部代表为该校全体老师送去问候,以表达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
3、为了进一步加强陕建校师生防疫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疫观念和意识,9月11日下午三点四十分在该校六楼会议室邀请医务室老师为同学们进行防疫教育专题讲座。校医老师通过讲解、举案例等多种形式,向师生们讲解了疾病发生的原因、同时,校医老师还号召同学们要认真学好防疫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动员和号召全体学生要树立“珍爱生命,好好生活”的意识。
4、该校为了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在9月14日下午的课余时间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学校邀请到了西安市交警雁塔大对的聂警官和王警官两位警官,为全体师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的讲座。
10月
1、10月11日该校第二十四期业余党校在六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了开班典礼。
2、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繁荣发展,团结引领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以高度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该校团委、学工部、德育组组织学生开展了手抄报活动。
3、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该校广大师生满怀喜悦,精神饱满地迎接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学校组织师生集体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现场直播,并认真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
4、2017年10月26日下午2点,在该校希望广场召开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评优表彰大会暨“青春心向党匠心筑梦跟党走”歌咏比赛。
11月
1、11月4日上午,陕西省学生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开幕。该校团委书记苗苗、学生会主席王力代表学校参加了本次大会。该校学生会成为省学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团体、经省学联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该校学生会成功当选省学联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团体。
2、中职成就人生,歌声放飞梦想陕西省中职五校2017年“联通杯”POWER音乐节暨歌手大赛11月8日晚,一场展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青春风采,增加交流合作的联谊演出在该校希望广场隆重举行。
12月
1、“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共建法治校园”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12月4日是第4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在全校师生中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以及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念,该校举行了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系列活动。
2、该校12月13日下午组织了以“匠心筑梦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诵读活动为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锻炼学生们的口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敬畏“工匠精神”的意识,为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8 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学校党委能够严格按照教育厅机关党委要求,扎实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认真十九大精神,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认真讲好专题党课,深入开展研讨交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教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学校党委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统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依靠群众,开拓进取,进一步开创了学校党委工作新局面。
以学习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一是认真安排,周密部署。组织召开了十九大学习教育动员会,制定了《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细化了学习内容,进行了具体安排。二是开展学习、组织各类特色活动。购买并向全体党员发放了学习资料,认真组织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商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三是校党委认真对照党章规定,要求党员从主动、定期、足额交纳党费做起,做合格党员。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微信平台、宣传栏、LED屏幕等宣传十九大精神,在会议室等地方悬挂学习教育专栏,使党员干部随时随处能够了解学习教育动态情况,有效创新宣传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校党组织能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各级要求,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9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多年来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努力,学校在办学特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更好的教育筑就更好的中国”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学生与家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
9.1 学校硬件有待进一步提高
该校专业均为工科类,办学成本较高。实训设备建设存在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达标、现有的实训设备陈旧、不能适应专业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情况。
9.2 办学规模受限,职校招生困难
受制于校园面积,该校的招生规模2000人左右,今年由于朱雀路贯通,是该校的招生规模下降到1200人左右。
由于全社会对学历教育的认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相当大的偏见,学生更多选择普通高中、高职、大专等就学方向;且中等职校招生成本越来越大,招生费用、招生时间均比原来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也使得该校招生困难越来越大。
主要改进措施:
一是按照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积极促进学校资源整合,使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具有竞争优势的骨干学校和专业。坚持推行职业教育市场化、集团化运作模式。
二是加大学校软硬件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在18年计划在教学资源库、教室多媒体改造、机电、土木、电梯等专业软件进行较为集中的投入,在机电土木电梯专业的实验设备也要有相关的投入。
三是紧抓内涵建设,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全力打造精品专业,加快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专业。坚持突出职业特色、学校特色,强化特色发展。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属于该校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