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西部地区,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出现了中国首个即将被消灭的沙漠—毛乌素沙漠,这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工程奇迹。
这个极度缺水、寸草不生的沙漠,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根本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居住,在冬季风的作用下,还会给北方地区带来遮天蔽日的沙尘暴。
在这里,早上没有鸟语花香,傍晚没有落日余晖,有的只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土地。
回溯历史的话会发现,这里曾是一片肥沃的绿洲,人们在此安居乐业,这片广袤的土地,曾经承载过繁荣的文明。
为了拯救毛乌素沙漠,人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更是付出了许多努力,如今人们终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看到了希望,而毛乌素沙漠也即将成为中国首个即将要消失的沙漠。
毛乌素沙漠的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在蒙古语中的意思为“坏水”,又被称为鄂尔多斯沙地,它位于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其面积高达4.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2个海南岛的大小。
这里虽然远离海洋,但气候却并不是极端的干旱少雨,因此毛乌素沙漠曾经也是一处水草丰美的牧场。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时,蒙恬强退匈奴占领鄂尔多斯高原之后,这里就已经有大量的移民迁入毛乌素沙漠,他们在这里开垦土地,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
秦朝灭亡之后,汉武帝重新在毛乌素地区设置了115个郡县,并且还从内地迁入了10万居民,还将毛乌素设立成军事要塞。
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经过汉朝军民几十年的辛勤耕作,毛乌素地区成为了真正的“塞上江南”,这也为汉朝提供了大量的粮食。
再加上当地的经济发展很高,当时的毛乌素地区的生态和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然而到了东汉时期,毛乌素地区便开始渐渐走向衰落,可以说,从这个时期开始,毛乌素地区进入到了一个长达几百年的“冰封时期”。
这里的降水开始逐渐减少,就连气温也开始下降,农民种植越来越难,每季的收成也一直在下降,面对这样的生存条件,居民们不得已背井离乡,收拾行囊离开了生活多年的毛乌素。
隋唐时期,在安定盛世的条件下,毛乌素开始恢复往日的生机,人们也逐渐回到了这里聚合着。
可惜好景不长,在唐朝末期时,毛乌素沙漠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当时的技术来说,人们已经无法阻挡毛乌素沙漠化了,只能眼看着堆积的和城墙差不多高的风沙厚度。
在之后的1000多年里,沙地的面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逐步扩大,到了明清时期,这里已经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在清朝中后期时,推行了“借地养民”的政策,鼓励百姓大量开垦耕田,这也使得毛乌素地区的垦荒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加剧了这里的沙漠化。
也正是如此,毛乌素沙漠被称为“人造沙漠”,它的形成,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
到了近现代时期,陕西榆林市的居民们已经被迫搬迁了三次,每次都是因为毛乌素地区的沙尘暴。
居民们惹不起躲得起这样的行为,却还是难逃沙尘暴的骚扰,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寻找另外居住的地方,这也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曾经有着“塞上名城”之称的陕西榆林,因为毛乌素的扩大被动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搬迁,这里城址不断南迁也正是印证了沙漠边缘化不断向南方扩展。
这里一度成为了风沙的天下,西北风从早吹到晚,携带着黄沙四处侵虐。
当地人口口相传的顺口溜更是能够形容贫瘠的榆林地区: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
这句话也道出了人们在面对如此情况的无奈与困苦,昔日鸟语花香的牧场变成了凄凉无比的杀海,这不得不让人惋惜。
可是黄沙漫天,却掩盖不住人们的绿色梦想。
荒漠里盛开的绿色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们开始着手应对这里的荒漠化、风沙化等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我国建造防护林等一系列的生态工程的推进,在1959年的时候,陕西正式开始了一段漫长的防沙防尘之路,而这条路一走就是半个世纪。
在这场“人沙”的对战中,榆林市、陕西省乃至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刚开始起步的时候,研究人员采取了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等手段对毛乌素进行治理,这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在治沙工程刚起步的时候,人们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是十分巨大的,因为沙漠边缘化地带流沙成片,每次到了天干物燥的季节,这里就会出现破坏性极强的沙尘暴。
在沙尘暴和流沙侵袭过之后,之前为了防风固沙而种植的植被就会被大风吹得七零八散,成活率更是被大大降低。
后来民间治沙力量也参与到了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当中,宁夏、陕西、内蒙古的政府进行了规划,还有许多企业纷纷投入,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子,大家把力气往一块使,共同铸造抵御风沙的“绿色长城”。
石光银:我这辈子就干这一件事
“我们祖祖辈辈都吃了风沙的亏,受了风沙的害,要拔掉穷根,就必须先解决沙漠化的问题。”
这句话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说的话,他忘不了自己曾受的风沙之苦,所以他坚定心中的信念,一定要成功抵御风沙。
从少年到老年,他的梦想从未改变。
石光银与风沙之间的渊源更是深刻:1952年的时候,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的石光银,从小就在风沙的洗礼下成长。
在他七岁的时候,和一个玩伴正在放牧,突然一阵风吹来,石光银抬头一看,只见速度十分快的沙尘暴正在从远方向自己逼近,此时的风沙遮天蔽日,连原本晴朗的天空都被其遮掩住了。
强劲的风沙把这两个弱小的孩子吹到了三十多公里之外的地方,时间过了三天之后,石光银的父亲在内蒙古一位牧民的家中找到了石光银,而让人惋惜的是,他的那位玩伴却再也没有回来。
由于年少时这件死里逃生的经历,坚定了石光银要跟“风沙斗到底”的决心。
1984年的时候,石光银放弃了自己的“铁饭碗”,掏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成立了全国首家股份制农民治沙公司,凭借着敢为人先的精神,他与政府签订了一份3000亩荒沙的治理合同,这也使他成为了全国第一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随后他带领了7户农民一起进驻狼窝沙,用了13年的时间,成功将5000亩荒漠变成了绿洲。
然而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的时候,不管他们怎么尝试,小树苗的存活率都不足20%,这也使石光银自己损失惨重,其他村民更是对其不抱希望。
可是意志坚定的石光银就是不服输,他不仅团结起了众多乡亲,还带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一起治沙。
最终他们成功的把小树苗的成活率增长到了80%,眼看着这条路马上就要走完了,石光银的儿子却在运输树苗的途中遇到了车祸,年轻的生命止步于此。
可即便这样,石光银仍然没有放弃要治沙的想法,因为他坚信,只有把沙子治理好了,大家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他和乡亲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原本荒凉无比的沙漠变成了充满人情味的村庄。
三十多年过去了,石光银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毛乌素沙漠南缘25万亩的沙地成功变成了绿地,他们的这一行动,不仅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也帮助当地人们集体脱贫。
而如今已经年过70的他,却从未停止治沙的脚步,石光银说:
“治沙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了我一生要干的事业,只要我一天不死,那么我就要种一天的树,我的后代也会把这件事情继续做下去的。”
而他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承诺,“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石光银十分坦率地说,真的很少有人能够坚持用四五十年的时间来治理荒漠化,因为这件事情确实是十分痛苦的,可是一想到此事能给人民和社会带来许多好处,那它就是值得的。
可以说,毛乌素沙漠上的每一块绿植,都凝聚了无数人的青春和梦想。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我们就是一个同心圆
补浪河是榆林市榆阳区的一个小乡村,在上世纪60年代,那里的土地几乎全部都被黄沙吞没。
为了挽救自己的家园,更是响应国家“向荒沙草滩进军”的号召,只见有54名年轻的女民兵来到了补浪河的黑风口,她们就此展开了和风沙之间的战争。
在刚到这里的时候,只见风沙肆虐,前一秒刚种下的树苗下一秒就被吹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她们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事情。
因为沙漠缺少水源,这些女民兵们直接剪掉了自己的长发,投身于种植小树苗的事业中。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她们并没有退缩,反而越挫越勇,内心更加坚定的要治沙。
还有人说等自己老了,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治沙,而她也真的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把三个外甥女、两个侄女一起送到了前线,这位女兵就是席永翠。
在治沙的这几十年时间里,300多名女兵不顾艰苦的环境,十分坚定地留在了这里,她们把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留在了毛乌素。
殷玉珍:必须和沙子“拼命”
在殷玉珍身上,大家说用三个神秘的数字就可以形容她:19、32、70000。
19:她19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的一句承诺,从陕西靖边县的一个村庄嫁到了毛乌素沙漠中一个十分偏僻的村庄。
刚嫁到这里的时候,看见眼前的黄沙土地,殷玉珍顿时心灰意冷,不愿意和任何人说话,更不愿意出门。
忽然有一天,殷玉珍看到自己家门口一棵偶然被种活了的小树,看见小树努力生长的样子,殷玉珍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
她自己在心中默念,一定不能被沙子打倒,种树是为了活下去,就这样,一种就是32年。
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殷玉珍每天最开心的时间就是在种小树苗的时候,功夫不负有心人,殷玉珍一共种下了70000多亩森林,这也改变了她的生活环境。
不仅如此,她还建立了生态园,带领这里的人们走上了致富之路,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沙漠女王”。
七十余年不懈治理 终让绿色回归大地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进入21世纪之后,已经有超过600万亩的沙地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毛乌素沙漠更是有85%以上的土地得到了治理,人们还新开垦出了170万亩的农田。
有相关数据显示,这里每年的水土流失量正在减少,对于黄河的输沙量更是减少了足足4亿吨,这个数字的意义可是非同小可。
在2022年4月23日,网上发布了一条“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地图上消失”的消息,根据陕西省林业局的数据,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经达到了93.24%,而它的绿色版图更是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如果按照栽种一棵树与下一棵树之间间距为1米的话,那么这个数据就能够绕地球赤道54圈,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少不了国家的支持和陕西人民坚持不懈的奋斗。
如今的毛乌素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丝毫看不出来往日落败荒凉的景象。
从毛乌素沙漠的蜕变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治沙工作的长期性和长远性,在生活中,大家也应该做到保护森林,保护自然。
毁林容易造林难,从毛乌素的变化中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破坏自然要付出的代价是十分巨大而深远的,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善待自然,避免类似的悲剧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