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611基础医学综合)考研经验及考情分析

   日期:2023-04-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友投稿    浏览: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611基础医学综合)考研经验及考情分析

一、 考情分析

1、学费学制

学费:8000元/年

学制:3年

2、招生目录

3、复试差额比

① 各学院复试差额比在120%~150%之间;

② 中医学院:在原则上按实际招生计划的150%确定复试名单,采取差额复试。

4、复试各项权重:

复试总分为 100 分,复试成绩=材料评价×10%+专业课笔试成绩×30%+面试成绩×60%,复试不及格即低于 60 分者不予录取。

5、总成绩计算办法

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进行加权计算。考生的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6、历年复试分数线

二、 611基础医学综合备考经验

总述:专业课的内容是比较杂的,记忆的内容也很多,经常会出现背了忘的现象。复习过程中也会时而背的头大,时而画了自己一身穴位。

最开始我复习的时候经常被搞得晕头转向,一度想放弃考研。后来去找我的带班学长倾诉的时候,学长给我推荐了考研芝士专业课辅导。当时的想法其实就是死马当做活马医,找老师咨询,后来的效果真的出乎意料,老师帮我匹配到了北中医的直系学姐,学姐帮我制定好计划以后还赠送了我她之前的复习笔记,跟我分享了她备考时的经历,才让我慢慢找到思路,开始新一轮的备考。

其实,想放弃的人有很多,我们也会想,但我们只有坚持下来,不放弃,才能成为最后成功的那个人。而且,前人的经历、经验教训真的很重要,希望正在艰苦备战的你,也能拥有一个很好很好的学长学姐助你前行~

小伙伴们在备考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点击下面的小卡片咨询一下哟!

复习顺序:中药一方剂一中内一中诊一中基一针灸。

中药:

对于中药的复习,重点可以放在中药功效上。每年考试大纲会在九月中旬左右出,在此之前可以先去看前一年的考试大纲,一般出入不大,等今年的考试大纲出了以后再去查漏补缺即可,大纲上不同的地方仔细背一背,因为考的几率会比较大。将大纲要求的中药功效背熟基本可以拿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分数。功效是一个药物内容的核心,根据功效一般可以推出该药物的主治、归经,背的时候要先自己去推,推不出来再去看课本、背过。对于中药的总结还是有方法的,可以根据功效去分类,也可以按章节去记忆。看到一味药就要去知道它归类于哪个章节,基本就可以掌握它大概的功效、可以治什么病、性味是什么。还有就是在刷题的时候也可以根据题目类型去总结,比如:哪些药品物有毒、哪些药物的副作用类似、哪些药物可以治疗一类疾病等等。中药的复习我用的是九版的课本,建议大家在最开始的时候用课本去复习,后期再去结合辅导书。虽然辅导书上面的干货很多,但是在细节方面就不如课本解释的详尽,所以建议大家前期先用课本来复习。

方剂:

方剂的复习主要是背方歌,在背的时候要筛选好,选一些背起来更高效的方歌去背诵。我当时是辅导学姐帮我找的方歌,内容还是比较全的,功效和主治基本都会包含进去,这样的话把方歌背熟基本可以拿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分数。通过做历年真题你会发现,方解在这几年的考试中出现的次数较为频繁,也算是这几年较难的考点。对于方解的复习,主要是以理解为主,将这个方子和药物本身的功效结合起来记忆,效果最佳。后期结合真题,可以看一下近几年的真题比较倾向于哪些药物的方解,还要学会去总结一些特殊的知识点,比如:麻黄汤的用法、小柴胡汤的煎服等。还有就是大纲里的内容一定要去掌握好,这些知识点都是大几率会考到的内容。总论里的七方、十剂、八阵、八法的意义比较重要,要重点看。我复习的时候直接用的学姐去年的备考笔记,对于知识点的整理还是很全面的,学弟学妹与条件的一定要去借鉴一下学长学姐的经验,这真的会节约很多时间,提高学习质量。

中内:

中内的分值在专业课里是占比最大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花费的精力也要相对多一点。真题的考察方向一般是某个病的某个证型的治法和主方以及病案。所以大家在背的时候要根据题目考察的方向针对性的去掌握一下,病的主症、不同证型的关键症状,这些内容都要从题干中去读取出来。以及该病症的治疗原则也会考到,大家可以准备笔记本,做一个总结,不需要很详细,理清自己的思路即可。

中诊:

中诊的复习建议大家去找上岸的学姐学长辅导一下,因为中诊的知识点相对比较杂乱,重点不会很多但是如果不能准确掌握重点,在这一版面是很容易失分的。例如:望神、望面色、舌诊、脉诊、脏腑辨证这些知识点基本年年都会考。

根据我自己的复习原则,还是要去重视课本,不要迷恋于复习资料,很多复习资料对于知识点的总结很到位,但是那些总结都是根据课本来的,而且课本上涉及到的一些细节在资料上是不一定会解释详尽,所以建议大家初期一定要跟着课本的思路去走,重视理解,这样在后期的背诵过程中才不会手忙脚乱。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理解+记忆,课本上都分析了每一个证型所对应的症状,在记忆之前先看一下课本,看看哪些症状自己能推出来,不能推出来的则需要我们先理解在记忆,这样才能记得牢。

后期通过资料的总结,去区分那些相似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整理出来,放在一起记忆理清思路,这样在做题的时候才不会混肴知识点。背诵的原则其实很简单,就是“念念不忘”,我背诵的时候就是早上起床背一遍、下午回到教室再过一遍,晚上睡觉之前自己回想一下今天背的内容,想不起来的一定要去看一看解决掉,这样的话,你睡觉都感觉特别安心。

其次要注重对比记忆。中诊里有许多知识点很相似,而真题也喜欢把他们放在一-起考来扰乱我们。所以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就要把相似的、易混淆的放在一起记忆,这样在做题时才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比如心火亢盛证和肝火亢盛证哪些症状相同,哪些不同。再比如正虚失神和邪盛失神都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就要对比着记。

中基:

基本每一科的复习都要重视课本,这一点中基也不例外,重点章节在藏象、精气血津液、病因与发病以及病机。中基的复习可以和做真题结合起来,分析历年真题关于中基的解题思路和出题方向,近几年的真题一定要记牢,中基的重复点较多,有些题目的争议性会比较大,所以如果考到相同知识点,这一部分的分数一定要拿下才行。还有就是在复习中基的时候,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串一串、讲一讲,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尤其是藏象这一部分,当时学姐带着我复习的时候就是我跟学姐复述一遍,然后学姐在反过来提问,一来一回很多知识点就记得比较牢了。

针灸:

针灸的复习主要是以记忆为主,大家尽量去结合实物记忆,买几个针灸医学的样板小人放在宿舍,再准备不同颜色的几支笔,每天都要画一画。理清每条经络的大概遁形,然后再去记忆主治内容。把名称相似的穴位、位置相似的穴位都要做好分类,深刻记忆,很多题目就是会把相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让人混淆,其实只要掌握好记忆方法,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穴位的定位以及主治是每年必考,也是针灸学里比较难背的,很容易记混。大家可以每天复习一条经,先记这条经脉大概的循行路线以及主治病症,再按顺序记这条经脉上的穴位定位和主治(记考纲要求的穴位即可),定位可以在买的小人上画好,每天晚上把手机放下摆弄小人,每天晚上睡觉前把它们再过一遍。主治大家可以将真题和考纲结合起来,有些穴位在考纲里没有但是真题往往会考到,所以一定要做好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好啦,这就是我全部的备考经验啦,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哟~最后,祝每一个备考北中医的小家伙,都能够成功上岸!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