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说
别人家的中学?
“高新的根本,是在这里成长之后,流淌在所有GXYZers(高新侠)血液中的精神,品质,与情怀。”——知乎上2013届高新校友如是说
或许是离开太久,母校的样子已经有些模糊。但只要踏进这个校园,往事就如同电影一样一幕幕上映。
唐延路二十三号,他的光辉历史,他的卓越成就,想来是不用我再去宣扬,如果你有幸在此待过,自会更了解这个满怀爱意、学风浓郁、成就孩子未来的地方——唐延路二十三号。
话说唐延路二十三号院内,路旁遍植银杏,春天嫩绿满枝迎朝阳,炎夏风吹叶动簌簌响,秋日黄叶摇曳换金装。
它是名震江湖的“五大”之一,也是“五大”里唯一的私立高中——它就是高新一中,全称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创办于1995年,地处西安高新开发区唐长安城墙遗址东侧,这里积淀着西安历史名城的文化精髓,又跳跃着现代科技的节奏与韵律。
要说西安高新一中到底有多牛?2015年猿题库发布中国高中排行榜,陕西省第一名便是西安高新一中,全国排名第16;而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在陕西省内排名第二,全国排名第18。
全国高中排名如下↓↓
陕西第一,凭什么?
☟
♕ 2006年-2013年,连续八年培养了11名陕西省高考"状元";
♕ 近年来,626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 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95%以上进入国家重点大学;
♕ 每年还有百余名学子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位高校。
♕ 近十年,在全国五大学科奥赛中,11人夺得全国奥赛金牌,多人入选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参加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多个项目获金奖和最佳发明奖。
这所学校还是......
★
首批陕西省高中示范学校
国家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中国科协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优秀项目学校
省级文明校园
剑桥大学中国遴选陕西省考试中心
★
建校不过20余年,历史不远,但办学渐长。1995年春天,时任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皎秋萍,接到了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聘书,担任西工大附中校长的同时兼任西安高新一中的校长。生源从其他普通中学的落榜生中招,凑够了两个班100人。
1995年8月30日,学校新校舍建成如期开学。学校在教学上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勤鼓励”,对于学困生实行了“导师制”。
1998年,高新一中第一届高中毕业生,有85%考上了本科大学,平均成绩名列西安市中学第三名。被同时批准为省、市、区三级重点中学。
2001年,高中部校区在唐延路建起。
2002年,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学会授予“教育科研基地”。
2009年3月12日,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
2010年,被北京大学授予具有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陕西省两所中学之一。
2014年12月,西北地区首家“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在学校建立。
今天的高新一中现有五个校区,初中部3个(高新一中校本部、糜家桥校区、唐南校区),高中部3个,学校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有点像电视剧中霸道总裁的母校噢!
幻想中的学校就是有一流的物理数字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设计与制作实验室、生物无菌培养实验室、网络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国际课程理化生实验室、校园广播站。
拥有能容纳800人的多功能厅两个。还有电子阅览室、视听阅览室、陶艺教室等设备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以及室内体育场、乒乓球活动室、舞蹈教室、合唱教室、琴房、美术教室等学生文体活动场所。
当然能如愿上得这所中学,那点幻想人家早都实现了,学校这么美,学生的升学率也很高,付出多少、收获多少。
中学时代,可想而知校服一定是会被吐槽的对象,然而高新一中却不尽然。
用高新一中自己的话说“很久很久以后,当我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瞥见那身校服,还会不经意地想起,那年的我们……”多美的一段话,校服是学生生涯最难忘的服装,更是一个学校对外最直接的展示与宣传。
西安高新一中新校服
☟
简直美哭了有木有~年轻真好,能在学校穿这么美的校服真好!据说新校服700元一套,好想买一套装,咳咳,收藏一下。
当然,高新一中不止是校服洋气,以素质教育著称的高新一中一直比肩工大铁一,在陕西中高考中有难以动摇的地位,同时各种活动一点也不拉下。一句话总结:既赢得了考试,又玩得了素质。
比如这本小册子,记录了高新学子的点滴记忆……还记得你那本记着什么吗?
这是高新学子自己制作的成长档案,档案中记录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次社会实践、一幅画、一篇随笔、一次成长感悟。
在孩子们的成长档案中收藏最多的是他们自己在学校期间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支教的、有文艺演出的、有竞赛的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
一个学校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参与就没有终生难忘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切身的体验而非口号。
在高新,什么篮球队?足球队?合唱团?播音主持……学生艺术节?这是什么东西?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社团活动?还有去参观博物馆、航天展……
在大学,这些都是基本配置。但对于刚上初中的孩子,这就是一股新鲜的气息,让人兴奋。
篮球
☟
2013年9月,我校篮球队成立。学校特聘陕西篮球名宿、西北工业大学王立彬教授,原西北大学体育部主任张又新教授担任篮球技术顾问,以加快队员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足球
☟
2015年6月,高新一中启拓足球队在西安成立,我校足球队主教练王潇老师和启拓足球俱乐部来自葡萄牙的外籍教练共同为西安高新一中成立的启拓足球队执导。
游泳
☟
田径
☟
围棋
☟
“籁音盒”交响管乐团
☟
舞蹈
☟
合唱团
☟
播音主持
☟
戏剧、民乐、美术、书法,等等……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去碑林和秦砖汉瓦博物馆,亲手做拓片,发掘残垣断壁里隐藏的故事,特别有意义。
还有已经举办了六届的科技节,也是我喜欢的。今年获得一等奖的是“太空微环境对植物向光向地下性的影响”,好高大上的名字,一届比一届厉害了。
还有防震疏散演练,汶川地震后,学校每年都会组织防震演练,现在还记得老师一声令下,我们都钻到桌子底下。
另外,高新一中的“国际化氛围”绝不是吹的,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国际接轨、外语特色、创新实践、文理并重。
这样的氛围直接体现在学生英语水平上。在学校呆久了感觉不到,等毕业了和同龄人一比,发现他们的英语简直弱爆了。
另外,高新一中初中出国的机会很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费夏令营,只要报名就可以参加,费用2~4万不等,一般14天左右,之前去过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还有一种是尖子生夏令营,初一第一学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的可以公派新加坡和英国的机会,费用很低。
学校一直坚持国际交流。被剑桥大学中国遴选中心授予“剑桥大学中国遴选陕西省考试中心”,是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之一,同时被清华大学列入首批A计划学校。
每年约300多名师生获得国际奖学金赴美、澳、英、新等国交流体验学习。 上百名同学由中学直接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十多所国际名校。同时,学校已接收美、英、澳、新、日等国留学生300多人。
回首过去,还记得你当时你上课的姿态吗,你是上课认真听讲,还是底下偶尔开个差呢?下课时同学们在一起讨论作业、聊天,那时的感情才是最纯真的。
当时教课的老师们非常辛苦,这么多年你还记得他们吗?
记得很潮很现代的郑老师,T恤、牛仔裤、运动鞋,充满着阳光。和她的英语课一样,那样的青春,那样的有活力。
记得很古朴的党老师,碎花的丝绸上衣和裙子、系扣的黑色布鞋,上课时自信的微笑、挥洒的博学。
记得很普通又不普通的吴老师,衬衫、西裤、皮鞋。
永远穿着裙子快步穿行于走廊楼梯间的吕老师,既严厉又和蔼,时时刻刻打磨着我们的少不经事,让我在知心的交流中获得真正的培养。
憨厚又博学的贾老师,有时流露出可爱的表情和声音。
总是自信满满、理性、帅气的刘老师,让我敬佩、想要亲近。
冷热笑话交替、让我们在故事中记住一个规律或原理的陈老师,使我更加喜爱地理,即使没有了“天理”,我们还有“地理”。
热心不怕麻烦的张老师,在我基础有问题时不厌其烦的指导让我心头一暖。
自信又谦逊的李老师,带我领略了哲学世界的光华。
还有那位长着一张天山童姥的脸,却是教龄比我们的年龄还大的老教师——赵田老师。
有人说:高新一中最大的特色和优点不是其他,就是他的学生。
下面仅是高新一中近年来部分成绩拔尖的学生罗列,并不代表高新侠全部。
◆
2006年
闫欣同学以711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林楠同学在牛津大学的录取考试中,从13万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因此获得每年25000英镑的奖学金。
陈辰同学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获国家级二等奖,是陕西省第一个荣获该项奖励,并且目前为止保持陕西省对该奖项目的最高荣誉。
◆
2007年
张璐同学以672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
2008年
罗赛同学以702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
2009年
李元同学以710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陈嘉曦、王康宁同学双双以652分并列陕西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胡梦雅同学在全球170个国家200万考生参加的AS数学考试中荣获全球第一名。
◆
2010年
南天、夜毅同学以712分双双并列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王一卜同学以681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2010届毕业生孙见坤同学被称为"国学奇才"。
◆
2011年
范孟辰同学以687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高宇婷同学以708分名列陕西省高考理科第二名。
◆
2012年
张诗佳同学以688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
2013年
高羽洋同学以671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王鹏宇同学以714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陶浩楠同学以665分获得陕西省中考状元。
◆
2014年
袁之泉同学以716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榜眼。
每一个高新侠,都或多或少对校园环境有一片深深的眷恋吧。
教学楼
☟
操场
☟
还记得在这里练过的操吗?
还有高大上的国际部…
不管离开多久多远,记忆最深处总有这道学校大门,为你而开。
那一年我们的毕业照。
我依旧坚持认为,一所学校的杰出,绝不仅仅在于他的学生的成绩。那些刚刚中学毕业一两年的同学们,对于成绩,还记忆犹新。
但当你多年之后回顾人生,你早已忘记你的中高考成绩,但你会记得你的中学生活,你会保留着中学时代给你的素养、精神烙下的印记。
谢谢你,高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