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题(三)|《韩非子》中10则故事(第768期)

   日期:2023-02-20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浏览:6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三)|《韩非子》中10则故事(第768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往事只能回味 音乐: 余晖;林建明 - 双电子琴琴之恋3

《韩非子》中10则故事

1.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难一》

2.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

3.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4.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5.画鬼最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

7.杨布击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矣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韩非子·说林下》

8.鲁相嗜鱼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9.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0.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中10则故事

1.自相矛盾

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难一》

译文:楚国有个卖(鬻,yù)矛和盾的人,夸(誉)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硬,任何武器也刺不破它。”然后,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有人(或)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那个人便答不(弗)上话来了。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2.智子疑邻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场大雨(下雨,名词作动词,yù)把他家的墙淋倒了。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好,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他家人认为(智,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3.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在耕地,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只跑(走)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他于是(因)放下(释)手中的农具守候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冀)能再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身)反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4.曾子杀彘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之)集市,她的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回家呆着,等我回(“反”通“返”)家后杀一头猪(彘,zhì)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到(适)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他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特)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知”同“智”,此指判断能力),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会欺骗啊!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所以……:用来……的办法)。”于是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5.画鬼最易

原文: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什么最难画?”他说:“狗、马最难画。”齐王又问他:“什么最容易画?”他说:“鬼怪最容易画。狗、马是人们熟悉的,从早到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没有一定形态的,不会出现(罄)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6.鲁人徙越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鲁国有个人自己擅长编织鞋子(屦,jù),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缟,gǎo),他和妻子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走投无路(穷)。”这个鲁国人反问:“为什么呢?”那个人回答说:“鞋是人们用来穿着走路的,但是越国人喜欢光脚(跣,xiǎn)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戴的,但是越国人是披散(“被”通“披”)着头发的。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让自己不走投无路,那怎么能办得到呢?”

7.杨布击狗

原文: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矣,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韩非子·说林下》

译文:杨朱的弟弟叫杨布,(有一天)他穿了件白色(素)的衣服出门去。天下起了雨,他脱下白色衣服,穿着黑色衣服回(“反”通“返”)家。他家的狗认不出他,就对着他大叫。杨布很生气,要去打狗。杨朱看见了,说:“你不要打狗了,你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的。假如让你(“女”同“汝”)的白色的狗出去,回来时却变成黑色的狗了,难道你能够不感到奇怪吗?”

8.鲁相嗜鱼

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译文: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相)时,特别喜欢吃鱼。全(一)国的人都争着买鱼献给他,他却不肯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即)我接受了别人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他们;迁就他们,就必定会违背法律,违背法律就会免去我的宰相之职。这样,虽然(我)爱吃鱼,别人肯定不能长期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接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我也能够长期给自己弄到鱼吃。”这是懂得依靠(恃)别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的道理的人。

9.买椟还珠

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木做成一个小盒子,熏上牡桂和花椒的香气,缀系上珠玉,装饰上宝石,穿插上翡翠。一个郑国人只买走了他的这个盒子(椟,dú),却把珍珠还给了他。这真是擅长于卖盒子,不能说是擅长卖(珍珠啊。

10.郑人买履

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郑国有一个想去买一双新鞋(履)的人,他事先量(度duó)了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坐”通“座”)上。他到(之)了集市上,却忘了带上尺码。他已经挑好了一双鞋子,就对(卖鞋的)说:“我忘带(鞋的)尺码了。”就返回(“反”通“返”)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遂)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鞋子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度dù),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相关链接: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讲析(02)|文言断句题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一)|《后汉书》中10则故事(第741期)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二)|《战国策》中10则故事(第755期)

考高分网
举报 0 收藏 0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