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评估协会公布了第三届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广东工业大学共6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高等教育类唯一获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学校同时获评优秀组织奖。此外,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第二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结果也于近日揭晓,广工共有6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广东省教育评估协会第三届优秀成果评定获奖名单一览表(高等教育)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扎根南粤,广东工业大学始终秉承“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广东工业大学现拥有5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专业21个。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19门,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2022年以来,广工立足学科特色与优势,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接连成立了智能建造微专业班,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微专业班,广东工业大学-施耐德电气“智能风电”微专业实验班等。就读这些班级的学生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能够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与此同时,广工以“一学院一特色”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通过跨学科、跨专业、导师制、项目制、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实现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建立了十多种个性化培养模式。
广工与华为公司合作,以面向鲲鹏/昇腾计算与人工智能生态建设为目标,突破国外对国产计算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封锁,成立华为智能基座学生社团,形成从课程学习到项目、从项目到竞赛不断螺旋式训练的过程,为国产鲲鹏/昇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培养;粤港澳机器人联合学院以项目驱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南航定制培养航空器维修的国际专门人才为代表的面向高精尖企业的培养模式;与腾讯合作的广工腾班模式适合于培养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人才;与广汽埃安的合作,以微课题项目的研究为主,培养新能源汽车的制造、研发技术人员,其模式适合于国有体制的企业。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为广工学生成才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选择,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的科学家、企业家、产业领军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校60多年来,广东工业大学已培养了40多万名英才俊杰,他们广泛分布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各条战线,不少人已成为所在领域的中坚和栋梁。
未来,广东工业大学将做好获奖成果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优秀研究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好落实学校“1+2+3攀撑计划”,服务学校高水平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广东工业大学最新本科招生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广东工业大学新闻网,广东工业大学官微,2022本科招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