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新传,薪火相传。当新一批追梦者踏上研途时,上一届学长学姐的高分上岸经验和血泪教训会是必不可少的助力。
随着23级同学的初试结束,以及24考研正式开始,木铎新传一年一度的【状元锦囊】栏目也重新开张啦。我们会邀请到今年各院校高分上岸的学长学姐,为23、24级准师弟师妹们送上新鲜、详细、热乎的经验贴。
作者 | 悦清学姐
成绩 | 2022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第一名
版权 | 木铎新传(ID:muduoedu)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其它一切机构转发,需要转载请先联系授权
关于我自己
学弟学妹大家好呀~我是木铎武汉大学MJC院校班学员悦清,今年很幸运获得了武大MJC第一名。在这个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也希望能够将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初试394排名第六,复试专业课91.8,外语89,总分83.72,专硕总排名第一,目前拟录取。
今年我也准备了plan b,收到了港中文广告学、港大信息管理和新加坡南洋理工传媒offer,没有收到一封拒信,也算是大满贯了。
△ 图源武大官网
选择武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我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数字出版专业,算是跨专业不跨学校;但是又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次上岸是我的三战。我曾考过两次北大新媒体,第一次擦线无缘复试(382/23),第二次备考过程中又惨遭渣男伤害……所以今年选择武大,很大原因是求稳哈~
我的性格呢,不是细水长流型,时常极限操作;属于脑子转得快、但很需要充足休息的那种考生,而且还是个鼓励型选手。做事情比较慢,但胜在能够沉下心来深入思考;学习时间不长,无法忍受超长战线,但效率能够保证。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学弟学妹会觉得,我本科就是武大,又有三战基础,这篇经验贴会不会不太有参考性?先别急着走~与一战上岸的速通玩家不同,正是因为走过那么多弯路,我对备考路上可能遇到的边边角角的坑,相对会更了解,方法论层面上看得更通透!同时也能够告诉大家,如何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应对考试的高压~
01 核心方法论
经历了三年的备考,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方法论比什么都重要。你的方法论决定了你备考的方式,很大程度可以决定你的结果。我在图书馆认识了不少同学,其实在初试之前就能看出一些同学应该能上岸,因此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论指导。后面的方法每个人不同,但核心方法论是一致的。请大家一定要好好看这个部分。
什么是正确的方法论呢?用康德的一句话概括,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具体表现如下:
(一)时势造英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在考研之前,我过的还算顺遂,一直相信只要努力,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这几年逐渐发现,其实结果并不由你的努力决定,时势造英雄,今年考情、院校情况、老师的一念之差、自己做题的一念之差、甚至运气,这些不确定性都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尽量能够通过努力上岸的院校。就拿有些学校来说吧,高分段集中几十个人,一分之差能区分能力吗?我觉得这可能比的不是能力,而是命数哈哈哈。
(二)一切皆是危险的:你不是主人公
不论是在择校,还是在备考过程中,都请同学们不要把自己当成励志片的主人公,实际上考研更多的是残酷,是沉默的大多数,是幸存者偏差,不存在某所学校一定会要你的宿命论,一切取决于你的成绩。而你的成绩,取决于你当下的每一个行动。
(三)效率为王:不要自我感动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请放下一切浪漫主义情节,抛弃一切侥幸心理,你在备考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将服务于你的考试分数。这并不意味着大家要非常非常功利,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能充满求知欲和学习的乐趣。我的意思是大家不要自我感动!不要自我感动!不要自我感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备考过程,大家务必保证一切服务于答题。有些同学,备考形式绑架了内容,片面追求学习时长,只看到一些同学干劲满满,没看到这些同学是真正学有所得,而盲目模仿。然而,缺乏了学到知识这个大前提,一切披星戴月出入宿舍、图书馆流泪背书都是白搭——因为没人会在意你这个过程,充其量是你没上岸给自己找的“我尽力了”、“都怪疫情”的借口。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效率上来了,根本不需要那么辛苦!
(四)给考研去魅:平稳是最好的情绪
贩卖焦虑、学历崇拜……可是你与阶级跃升,真的就差一个硕士生文凭吗?武大硕士出来,就真的一生无忧吗?考上了研,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没上硕士,就真的没有活路了吗?现实状况很复杂,也有无限的可能。在决定考研之前,要对读研这件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放弃主人公情节,这能帮助你不给自己找理由偷懒和后路;给考研去魅,这能帮助你在备考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至于崩溃——平稳才是最好的情绪。
(在家准备复试时的忠实伙伴)
说了这么多,大家不要嫌我啰嗦,因为上面这些真的很重要很重要。OK,如果前面的内容还不能将你劝退的话,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帮你在研究生考试中得到高分的方法啦~
02 参考书目&资料
我觉得考研不需要看太多高深的书,熟练掌握教材会用会输出才是王道。我的书单看起来不少,但是核心书目看上去也没几本。(总结的经验教训啊家人们,可以多看看,但是背的时候就要有选择了,下面会讲原因)
(一)新闻学
1.《新闻理论十讲》:看了两遍
陈力丹老师的书,入门的好读物。它并不是一板一眼的,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案例来论述,能够让你初步了解新闻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不用背!因为毕竟不是教材,有些地方点会太多有点乱(如新闻和宣传的区别)如果觉得里面有什么很有启发,可以有选择地记忆一下。
2.《新闻学概论》:看了一遍+背了四遍
李良荣老师的经典教材,去年更新了版本。这本书是我学习新闻的主体,我以此为主干,用幕布列了个超大框架,将以下两本书的内容根据主题补进来,利用不同颜色标注,我觉得足够应付新闻的题了。
(用幕布软件制作笔记)
3.《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细看一遍整理一遍
童兵老师的书,比起李良荣老师那本稍微进阶一些,可以从里面找出前者没有的内容补充进去,比如后面关于新闻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的一些具体内容。
4.《新闻理论纲要》:细看一遍整理一遍
武大李卓钧老师的书,虽然看起来很古早,但是读起来感觉酣畅淋漓,短短两个半天就读完了。补充内容不是很多,但也有老师自己的个性,比如关于本质真实的观点就很有趣:(记得批判思考哈)
(建议用不同颜色标记不同书目内容)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疑惑为什么同类型的书要看这么多本?其实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几本书的内容覆盖面还是重合很多的,但关键在于,光看一本你可能会觉得这门学科无边无际;多看几本差不多的,你就大概知道这门学科哪些东西重要,原来这门学科也就这些东西了!(你就会觉得你又行了)而且重复的内容用不同的话再看一遍,有利于理解和加深印象哦!所以备考初期多看看是有好处的,不要怕看完一遍很多东西记不住,只要中后期找准重点,选最重要的内容背就好了。
(二)传播学&网传
1.《传播学教程》:看了无数遍
郭庆光老师的经典之作,学姐的入门教材。这本书不仅简单易懂,而且很好用,一些相对经验学派比较少用的理论,比如书中一些日本学者的观点,都可以拿来答题,惊艳老师一把!这本书,背就完了!
2.《传播学引论》:看了一遍
李彬老师的书,比较有文学化色彩,适合作为入门读物,时间比较紧可以不看。
3.《传播学概论》:看了一两遍
许静老师的书,比起郭书讲了些国际传播知识,而且里面关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设的内容让我备考初期很受启发。不过国际传播的内容,后期看论文也能学,这本书也是选看。
4.《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看了无数遍
刘海龙老师的书,深挖了经典效果理论,弥补了郭书批判学派介绍不够的不足,虽然有点难,但还是建议反复看!对于答经典理论的题和批判学派知识的运用都是极好的!武大还是蛮重视这块考察的~
5.《批判视野下的西方思想》:看了一遍
武大石义彬老师的书,批判学派进阶书目,我觉得有点难,如果想看的同学可以看看前面法兰克福学派的内容,后面有些不是很应试,可以留到复试再看。
6.《网络传播概论》:看了少说四遍
彭兰老师的经典书目,搭建了网络传播的基础框架,虽然16年出版的书现在有些内容有点过时,但是作为初学者看会茅塞顿开,内容非常全面,里面一些框架也很好用~如果想网传题答的好,这一本肯定不够,还需要论文加持,但这是基础~
(善用图表的形式简单易懂)
(三)广告
我的广告基础其实挺薄弱的,广告本身理论性其实也不是很强,也背了超厚辅导资料但是没派上太大用场,最后还是回归到这两本书了:
1.《新编广告学概论》:看了一遍背了两三遍
张金海老师的书,看起来没什么难度,入门就够了,对一些经典的模式介绍的比较碎,需要结合下一本书背。
2.《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看了一遍背了三遍
还是张金海老师的书,我主要是用它看上一本书里面一些经典理论的延展(例如USP、品牌理论),我背了很多次,觉得更受用,大家可以把两本结合起来背!
另外,广告这门学科,答题结合案例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在SocialMarketing公众号、梅花网之类的地方多看看案例。我备考休息的时候,就会看看类似的广告,拍得有趣,还能学到案例,寓教于乐~
(四)广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有选择的看了下,觉得写的很好很有收获,但是貌似今年没考到里面的内容,大家根据时间安排吧,有时间还是可以看看的~但我其实没背它,直接背的木铎440笔记相关部分。重磅!60所新传院校五年真题解析+复习重点汇总!2023版木铎黄宝书来啦!
(五)交互设计
看了《交互设计指南》,翻译有点拉,通篇大白话,约等于白搭,别买,就用木铎笔记够了~
(六)实务
今年没考实务,但是根据往年来看,考实务概率不低。建议大家每一种实务都整理一个模板,然后背下来,这样上了考场遇到不会的也能迁移。
(七)其它
这个部分就是不那么功利的书单了。作用在于,初期增长兴趣,或者学到冷门理论作为自己的杀手锏(后面会讲)。现在已经四月,要看也不要耽误了正事哦。
1.《街角社会》
怀特的社会学著作。从这本书你能了解到参与式观察是怎么样的,但是大多数内容都是小人物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过程比较繁琐。不建议备考阶段通读。(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2.《与社会学同游》
介绍基础社会学知识,而社会学理论对答题会有所帮助,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其实我当时是想买《社会学的邀请》来着,但不小心买错了,那本书貌似大家更推荐)
3.《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我看了袁方和风笑天老师两个版本。其实专硕不用看,我是以前考北大要求的,所以系统背过。复试的时候回答了相关内容,被老师夸基础很扎实。
4.《乡土中国》 费孝通老先生的著作,适合社会学入门,里面的核心观点也很好用,比如差序格局,今年334就考到了农民工问题。
5.《交往在云端》
南希拜厄姆著,最近出了新版,老师比较关注,对于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讨论很能给人启发。如果想看又没时间建议看第二章。
03 初试经验 专业课部分
我觉得其实334更看重考生的辩证思考能力(如辨析题)和独特的观点,一些有深度的答案更能脱颖而出。440更看重考生了解内容的广度,中规中矩但面面俱到、案例充足的答案更容易得高分。可惜我领悟的太晚,一直因为不想同质化而标新立异,最后334虽然有123分,但440只有110,哭了~ 因此,侧重是这样的:
334=新闻学+传播学+网传,题量较小,每一题篇幅需要写多写深;440=新闻学+传播学+网传+广电+广告+交互设计+实务,考试题量偏大,基本点面面俱到。
以下是我的具体备考过程:
(1)暑假前
我在4-5月考了雅思,然后看基础书目到六月底。由于考武大之前只接触过传播学和网传,对新闻学、广电、广告、交互设计都几乎一无所知,所以任务艰巨。但由于本人看书比较慢,所以看完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范式与流派》,跟了启航班,不太记住了东西,一晃就到六月底了。这个阶段我也基本上每天只学6h-7h,比较佛系。
(2)暑假
暑假需要全天候投入,我每天有效学习时间大概10h,我到家附近的学校的自习室学习。建议大家不要在家学习,虽然绝对时间长,但效率也低。这两个月主要是在看了书的基础上做新闻学、传播学笔记,以及看440书目。
期刊班也开始了,但可惜我因为看书太慢没跟上,所以初试没怎么看老师论文,都是凭借前两次的论文底子来的。推荐大家有时间一定要看老师论文,也不用看太古早的,近三年里有选择的看就可以,通过看论文,可以收获语料、相关题目的答题框架和案例,而且能够捕获老师的兴趣,而很多考题都是老师感兴趣方向的体现。
(期刊班素材本制作教学)
(期刊班素材本制作教学)
(3)9-10月
这个阶段基本上所有书目都过完了至少一次,经历了暑假漫长的打基础黄金期,到了系统学习巩固时期。我开始感到了紧迫,每天学习时间延长了一丢丢,9-12h不等,这时候开始背新闻学、传播学书目,《新闻学基础》、《传播学教程》、《范式与流派》背一遍,440我是分开背的。其实我440弄的有点晚了,所以这个阶段比较焦急,能够暑假把所有基础知识背一遍是最好的。我广告背的是前文所述的两本书,《新编广告学概论》全部,以及《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关于经典广告理论的部分。广电、交互设计、网传技术背的是木铎笔记。实务部分,木铎有每周一次的实务作业,我鸽了很多次,但是保证每种形式的实务都能过一遍,并且根据范文二改一次是最好的,因为最后也会需要。实在没时间,也可以下载木铎的范文进行参考。
第一次作业
第六次作业
10月练题也开始了,一开始负责批改我的学长可能觉得我的作业不太对胃口,所以经常会批评我。但是我是一个鼓励型选手,这样下去我可能会丧失信心,最后又会鸽作业的。所以我在征求学长学姐同意的情况下,联系班主任换了一个批改学姐,这个学姐就是夸夸小达人,指出的不足也很中肯,我很受用。所以现在想起来,这个决定真的非常重要~大家遇到不是很适合的学长学姐,一定要及时换呀,这是咱们学员的权利,不要怕面子上过不去,一切为了上岸~
到这个阶段要能够系统的做真题了。我的学习时间延长到了11-13h,基本上除了吃饭,成天待在图书馆。但是这个阶段也很有收获,收益于前阶段练题的扎实,三次模拟考,我都是第一。这也很鼓励我的信心,学的也更有动力了。这个阶段,要注意多思考,比如技术对新闻生产流程、对新闻业、对新闻传播有什么影响,这有什么区别?AI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和5G、算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有什么异同?多总结共性的、可供迁移的知识点。
(4)11月
同时,背书不能停,自己安排好,每天都过一些基础内容,并且思考能怎么用。这时候也可以再看一遍《范式与流派》等书目,你会发现经历了系统答题训练后,你会有新的感受。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热点不要遗漏了。虽然武大不是那么的热点为导向,但是元宇宙等新名词,至少要会个名解,想好怎么迁移,不要无话可说。此外,热点的积累,可以为你的答题积累案例,比如去年11月1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凡是技术伦理论述题的对策,都可以说上一两句。
(初试时整理的答题语料)
(1)12月
最后这个阶段我非常建议大家回归基础。《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回顾一下,确保最基本的知识点没有硬伤和漏洞。这时候要停止跑马圈地了!意思是说,尽量减少系统的知识输入,盘活存量知识,把做过的题反复记忆,达到一给题干就知道答哪些点的效果。这个阶段也要调整好作息,可以适当多睡会~
初试经验-政治部分
政治我得了78分,虽然不高,但这三年用过肖秀荣、徐涛、腿姐的教材,非常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我想这一块我有发言权。用了这么些年,我总结出一套政治打法:
1.教材
(1)肖秀荣全家桶:主要用讲真题、精讲精练、1000题、肖八肖四、时政客观题小册子、知识点提要(一个小册子,个人觉得比腿姐那本更好用!很多人不知道的冷门宝藏);我个人觉得不需要用他的主观题册子,一是因为有肖四,二是可以用徐涛的小黄书。
(2)徐涛:强化班网课、背诵小黄书(跟着公众号后期有配套的带背,前两年跟了很有收获,第三年换了腿姐不适应又换回来,可见有多好)。
(3)腿姐:后期那本小册子,后面的keywords很有用!腿姐的带背我跟不惯,因人而异吧。
2.时间安排
(1)暑假前:文科生底子好可以不管,理工背景学生可以听一下涛涛的基础班。
(2)暑假:政治学习黄金时期,精讲精练+1000题做完一次,最晚不超过九月。
(3)9-10月:二刷1000题,错的知识点分板块做笔记,或者记在书上,因人而异,不推荐记在精讲精练上,太厚了不好翻。9月知识点提要小册子/腿姐册子也来了,可以把知识点记在小册子相应位置上。有时间可以三刷。二三刷可以用电子版。
(4)11月:做肖八,总结错题,有时间可以做做真题。(有些时政题过时了可以不做);带背开始了,可以选一个你觉得舒服的老师跟。
(5)12月:背肖四!看了那么多老师还是肖爷爷最神!我背徐涛是为了保险,他们的交集是重点,他们的并集是最可能的考点。
△ 图源武大官网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政治分数很大程度取决于客观题(主观题大家都差不多),而客观题有点玄学。我一战政治准备的匆匆忙忙,客观题有42分。二战做了两本厚厚的笔记,边边角角都学到了,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只有37分。三战放平常心了,平时研友问我的我都知道,考试还是不出所料的有不会的,今年没敢对答案,哈哈。所以面对客观题,尽量抓重点,要训练考试心理素质。
主观题我的分数每年都还比较高,可能和我背的是两个老师的内容有关系。考试的时候,看到题干我会以一个老师内容为主,把另一个老师的内容按逻辑穿插其中,写的满满当当。
初试经验-英语部分
我本身算是英语底子比较好的,三次考研分别是80、82、83分。一战我老实背了考研词汇(墨墨背单词),做了1998-2019年英语一、二所有真题;二战重做了英语二所有真题;所以今年英语没怎么管,十月做了一张卷子,扣了0.5分,可能是上半年考了雅思的原因,基础还在。后面又随便做了两张就上考场了。
教材
不建议做模拟题,出题思路不一样容易被带跑,只要把真题研究透了就行。我推荐张剑的黄皮书,讲的很透彻。一刷可以直接把笔记做在卷子上,二刷用电子版。
课程
可以看看唐迟(见仁见智,有时候可以讲很懂我,有时候觉得叔味太重)、宋逸轩的课(我看过一两节完形,还可以)。
安排
(1)6月前:背单词;
(2)暑假:一周做一张,完成一刷,不用写作文,做完好好订正;(留近三年不要做,给最后找感觉)
(3)9-10月:完成二刷,进度快可以在十月下旬开始准备作文;
(4)10月-11月: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背作文模板;
(5)12月:前面内容有针对性查漏补缺、完成最后三套卷,找到手感。(最后一套可以留在考试前一天做,可以不对答案)
(坐了一年的座位 最后走的时候拍照留念)
04 复试经验
我的复试是第一名,也得益于此,总分逆袭第一。我觉得除了因为我是武大本科,很关键的原因在于我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扎实的基础。(这是面试老师给我的评价)复试准备,实质上是应对老师问你什么问题。基本上可以分为这几个部分:
1.基本问题:根据你的自我介绍,老师问你的基本情况,如为什么考我们学校等;
2.专业问题:抽题回答,你抽一题,回答后老师追问一到两次;
3.英语问题:由外院老师负责,和你的自我介绍有关。
得知自己进入复试后,第一步是准备自我介绍。这个自我介绍要突出你的经历,塑造一个向上考生奋斗的历程,而且经历之间要相互呼应,能够展现某种人设。(例如我有技术背景,就介绍了自己辅修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也是增强现实,还有很多作品,动手能力强),又如文笔好的同学,可以塑造出一个铁肩担道义的形象等等。但是切记要实事求是,美化也要基于事实合理美化,至少老师问你你要能答得上来,不然露馅就惨了,会扣分的。
△ 图源武大官网
然后是专业问题。大家不仅要复习初试阶段的知识,还要形成自己的一些思考。老师其实很想看你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我当时谈了一些对于中介化传播的思考,也谈了我对于技术运用的一些看法。这些都被能给老师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有些老师也许最近正在关注这个话题,试想这样的话,老师是不是更想把你收了,日后好详谈?我记得当时有个老师就笑着说,好了面试时间太短了,咱们也不能把所有时间都给你了,类似这样的话。
另外,提前了解老师研究的方向、关注的点,最近申请的课题,也很重要。这样你可以预判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提前准备,也可以投其所好有意识引导话题,就可以从措手不及到从容自如。我当时抽到的就是一个我陌生的名词,后来引到了熟悉的话题上去。
英语面试的话,准备了自我介绍背熟,再照一组同学每天练一个问题,我当时练了一个月,进步很明显。最后老师问的也是我准备过的问题。
(英语口语准备)
(英语口语准备)
05 PlanB准备
由于是三战,所以今年也申请了其他学校作为保底。由于考虑英国疫情严重、美国考试复杂,所以申请了四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洋理工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只有新国立还没有回复,其他三所都给发了offer。建议各位学弟学妹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自己找条后路。
时间安排上,其实上半年这段时间可以抓紧去把雅思考了,对后面准备考研英语也有好处。我是直接裸考一次+备考一个月再刷一次,第一次运气比较好阅读得了8.5,所以在口语和作文没准备的情况下得到了7。第二次口语作文提升了,但是那次阅读比较难没做完只得了7.5,最后还是7.(分没刷上去,最后多得了一份文具,冤种是谁我不说)。然后下半年,基本上找好中介的话,不会耽误太长时间,运气好的话初试之前就能收到offer。我就是12月初收到了港中文广告学offer,这样也会给考试增加信心,不至于过于紧张没底。
06 常见问题与小技巧
1.考研要保证学习时长吗?
只要能保证效率,6-13小时我觉得都合理。关键还是在于,你学到东西没有,你能不能答出更好的题。我是一个睡眠需求很高的人,每天都睡最少七八个小时,午觉趴着还能再睡上一小时,周末睡个懒觉,但是起来之后精神好,效率也是杠杠滴。
2.笔记怎么做?
还是那句话~一切服务于你脑子会没有,有的人打字记不住,手写加深记忆;有的人嫌手写太慢,打字效率高。切忌形式压过内容,最后除了一份漂亮笔记,这知识它也不进脑子呀。具体而言,我觉得可以这亚子: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1)基础知识:如果整块书上都有,别抄,如果像新闻学那样分布在不同书上,可以整理一个总的框架,用于检索、提纲挈领,也不要一字一句,编成教材了哈。
(2)外部知识:指公众号、论文得到的一些形成了一条条清晰的知识,或者语料和巧思,可以整个笔记本,分类归纳。
(3)输出框架:指答题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可以再整一个和上条一模一样的笔记本,但是每一篇内容的标题都是直接以问题为导向的。也不用有心理包袱,不用面面俱到,你的脑子会进行知识迁移的。而这个笔记本,就是最终决定你考试怎么写的本本。
注意看,左边分类基本一致,但是篇名上面是以知识点为中心,下面是以问题为导向,感受一下~
3.遇到不同观点应该如何看待?
遇到不同观点,其实很正常。客观经验主义范式和批判范式有分歧,学者和学者之间也会有不同观点。只要不是绝对的是非,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接受不同观点,也是在训练自己批判思维的过程。就算从功利角度来讲,大家比较赞同的观点,也更容易被自己理解和输出。
4.课怎么听?
如果你是基础薄弱、听老师讲课比较好吸收的,那就听课;如果你是自学能力较强、想法多肯钻研的,可以在大方向不出错的前提下更多靠自己学。我属于后者,只听了几节分多多学姐、nico学姐的课,以及九徽学姐的小班课。我是觉得如果你想答出独一无二的内容,可能大多数课难以达到;但它们可以给你指明方向,其实也是选择大于努力的一种体现吧。
07 一些小锦囊
1.多思考!老师喜欢有想法的学生
新传没有标准答案。练就自己的杀手锏,答出独一无二的风格很重要。例如,学到梅洛维茨媒介情境论的时候,要联想到戈夫曼的前后台理论,它和电子媒介时期有什么区别?原来原来强调的是前后台之分,现在已经变成不同情境构成的信息系统,形成多面印象管理了~那么当下的场景元素,是不是打通了人们线上线下的形象呢?未来的元宇宙又会对这个产生什么影响?以此类推,形成独一无二的脉络,这就是你自己的思考和杀手锏。
2.一切为了输出
你读了100本书,能输出20本,不如读50本书,能输出30本。一切为了输出的思维要从备考一开始就建立。比如:在学xx理论的时候,要想着诶,这个理论用来回答xx问题不是正合适嘛!或者是学到康卡斯特这种集团发展,想到它是基于美国商业化体制的,适用于美国的媒介融合,那么中国呢?哦~原来是2020年文件指出的分级的系统思维呀!这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方式~然后整理成适用于输出的语言,反复刺激大脑核心路径,建立运用知识的脑回路~
写在最后
考研根本不是苦情戏。尽管大家都在揶揄367的国家线,施拉姆来了都得调剂;但我其实觉得,根本不用把自己搞得多么灰头土脸。考研过程中,遇到困难很正常,那些遇到问题不浪费时间自我内耗,而是想着怎么去解决的人,最后更有可能成功上岸。这些年我也看到,大多数上岸的同学,平时在群里是沉默的。这不是说大家不能交流,而是可以窥见,黑马总是关注自己脚下的路。
考研本身,也可以很快乐。起初的新鲜感、接受自己新传考生新身份的唤询很快乐;系统整理笔记、思考每一个理论之间的区别、联系和嬗变,很快乐;答题输出环节,藉由题目表达自己关于这个学科的观点和思考很快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大牛对这一领域的思考、一脉相承的学术传承和思辨,也很快乐。
一战的时候,我也会觉得群里高调的同学很厉害,也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一定能上岸;二战的时候,我成了辅导班的种子选手,光环到了我的头上。我本以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多一年只是考验,却不幸被渣男伤害了感情,整个9-10月无法专注学习,最后证明我并不是主角,没人是主角。三战我放平了心态,也学会了现实的看待问题,不再堆砌时间,真正专注于目标,不再做无用功,最后也收获了这个结果。
最后,祝大家都能运用自己的理智,靠自己才能赢得期望的结果~